1月5日,是1993年之后中国邮政每年发行生肖邮票的固定日子,我与1月5日之间的故事可以从12年前说起。2010年1月5日,《庚寅年》生肖虎票发行,河南省邮政公司和郑州市集邮协会在郑州紫荆山邮政大厦(郑州邮政所在地、底层大厅设紫荆山路营业网点)隆重举办了“生肖贺岁、虎福中原”《庚寅年》邮票暨生肖文化系列邮品首发仪式,此后的每年1月5日,都会在紫荆山邮政大厦举办当年的生肖邮票首发活动。
从2010年至今,我共参加了11次在紫荆山邮政大厦举办的生肖邮票首发活动。唯一遗憾的是2018年1月《戊戌年》邮票发行时,因我在新西兰探亲旅游而未能参加。参加生肖邮票首发活动需要早起,我每次或骑车或乘公交前往,即使2016年搬了新址后,也从未缺席。
每次参加生肖邮票首发仪式,我都用相机或手机记录过程,拍摄第一个买到生肖大版折的集邮者;在排队购买生肖邮票、给邮友寄发首日封片时,尽量多留意现场的情景,抓拍一些照片,为撰写稿件准备素材。参加活动后,给《中国集邮报》等集邮报刊投稿是我每年新年过后的“规定动作”。
2010年,我写的《郑州:“虎”赠属虎人》在《中国集邮报》当年第3期头版刊出;2011年,我写的郑州生肖邮票首发活动文章及拍摄的照片在《中国集邮报》当年第1期第8版的《兔来了》标题下登出,随后被其他集邮媒体转载;2012年,我的《郑州:“舞龙”为〈壬辰年〉邮票揭幕》在《中国集邮报》当年第3期第2版刊登;2014年,我与张红彬合写的《河南:〈甲午年〉邮票“马到成功”》在《中国集邮报》当年第2期头版刊出,我拍摄的“排了10多个小时的队,这位郑州邮迷终于买到大版票”新闻照片也被刊用;2016年,我与夏琰的《河南:全省联动 全民抢 “猴”》在《中国集邮报》当年第3期头版刊出;2017年,我的生肖邮票首发仪式图片新闻在《中国集邮报》第2期头版刊出,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在活动现场用手机写稿,早上8时10分抢拍到照片,8时20分即发出,赶上了第二天出版的报纸;2019年,我发出的图片新闻在《中国集邮报》当年第3期头版刊出;2020年,我写的生肖邮票郑州首发活动文章在《中国集邮报》当年第2期第2版刊出,并配发了等候20多个小时后,第一个买到大、小版折的71岁老集邮者的照片;2021年,我写的《郑州举办〈辛丑年〉邮票首发活动》文章在《中国集邮报》当年第4期头版刊登,这也是在疫情期间举办的生肖邮票发行活动,营业大厅多处张贴告示,提醒集邮爱好者及群众做好防护,不聚集。
这些年,每当生肖邮票发行活动结束,我都会认真阅读、仔细体会《中国集邮报》上刊登的关于其他地方首发活动的文章,总结写作技巧,悟得了一些写作经验:活动时间、地点、参加的主要人物要交代清楚,抓住每次活动的亮点、创新点,用词简练,不拖泥带水;拍照要有预见性,要考虑背景环境,在人多的情况下,要快速抓拍,使人物的表情自然呈现。
今年的1月5日有些不太寻常。由于疫情的影响,郑州邮政部门公布了紫荆山路营业网点将延后提供《壬寅年》生肖邮票、邮品预订兑付及零售服务的消息,这也意味着在紫荆山邮政大厦连续举办了12年的生肖邮票首发活动被按下了暂停键。
这天一早醒来,郑州市区全员核酸检测,再加上2022年的第一场雪,天冷路滑,我便打消了奔赴其他网点购买生肖虎票的打算。但愿明年的1月5日,我能如期参加在紫荆山邮政大厦举办的《癸卯年》邮票首发活动,并能够继续给《中国集邮报》投稿。
作者:沈庆达
来源:中国集邮报(邮发代号:1—164)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