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清代邮票四宝,您见过几枚?

清代,中国邮票的历史徐徐展开,它们如同一幅富丽堂皇的艺术画卷,映照着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岁月,承载着那个纷繁复杂的时代的文化记忆。清代邮票的设计精致典雅,从图案到色彩,都显露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次,我们要介绍的是著名的“红印花四宝”,也称“华邮四宝”,因为这“四宝”都与一枚特殊的票“红印花”有关。我们从红印花开始说起,所谓的“红印花”其实并非邮票,而是一种印花。红印花原票是由英国伦敦华德罗公司承印的,原面值为3分,钢版雕刻,比较精细,共印制了约六十五万枚。
图1:红印花原票
红印花印出时,由于多种原因暂无法投入使用,被暂时贮存在上海海关造册处。恰逢1896年国家邮局成立,从此清政府的邮政从海关分离出来。国家邮局开始办理汇兑、包裹等业务,需要高面值邮票。但是库存邮票最大面值才24分银,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小龙”和“万寿”两种邮票的库存也不多,于是便把上海海关造册处贮存的红印花票单加盖“大清邮政”字样和洋银面值,暂作邮票使用。因此,后来藏友们就把这套邮票称为“红印花”,且一直流传至今。(1)
接下来,让我们聚焦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的经办人——费拉尔。比起赫德、德璀琳,费拉尔只是一个小人物,但费拉尔却是中国邮票史上第一位知道姓名的绘图员。他善绘画、通音乐、能说中文、德语、法语、英语。他出版有《费拉尔手稿》。藏友们熟知的“慈禧寿辰”以及1897年-1898年发行的蟠龙邮票都出自费拉尔之手,上海、镇江等书信馆的商埠邮票,他也设计了不少。
图2:《费拉尔手稿》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共五个面值八种。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虽然只有八种,但这八种邮票派生的错体票和变体票却令人眼花缭乱。这些错体票和变体票数量又极少。集邮界把数量极少的未加盖的红印花原票和八种加盖票中的红印花小字“当壹圆”、红印花“当伍圆”倒盖、红印花票加盖“暂作洋银贰分”倒盖兼复盖邮票这三种罕见的错体、变体票被称为“红印花四宝”,又称“华邮四宝”。
“华邮四宝”见下图,源泰金标评级认证了其中三枚。
图3:红印花原票
图4:小字“当壹圆”
图5:“当伍圆”倒盖
图6:红印花票加盖“暂作洋银贰分”倒盖兼复盖邮票
特殊的变体赋予它们一层稀缺的光环,更增添了它们的神秘色彩。这些红印花邮票,伴随着其独特的历史脉络和稀有变体,吸引着集邮爱好者们的深切关注。
红印花与现在的邮票相比,它没有那么多彩的图案,也没有如此精细的印刷。然而,它却仍然能够深得众多集邮爱好者的钟爱和欣赏。这些邮票承载着时光的印记,以独特的方式述说着古代王朝的兴衰荣辱,成为历史的静默见证者。纵然岁月沧桑,清代邮票的珍贵价值将永远在收藏者的心中闪烁不灭。它们是集邮之旅中的一颗闪耀的明星,引领我们穿越时空,感悟历史的广袤和深远。
保存、品相
红印花四宝”因其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以及收藏价值广受各邮票藏家的喜爱。对于同一种邮票而言,其品相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其收藏价值和市场价格。由于邮票材质的特殊性,它们易受环境影响,若保存不当,将对品相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就会极大降低其收藏价值。“红印花四宝”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存放过程中,保护好邮票的票色以及背胶是非常重要的,源泰评级盒采用德国进口高质量护邮材料,可以长时间保持票色鲜艳如新和背胶完好无损。
评级盒封装保存能对邮票起到科学保护,同时避免其在日常欣赏、交易流转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此外,通过专业鉴定师的仔细比对和精准鉴别,去伪存真,为一枚枚真品邮票颁发了身份“认证”,为邮票藏家提供100%真品保障;并遵循专业评分机制,为真品邮票做出客观权威的品相评级,极大解除了藏家的后顾之忧。
(1)参考文献:杨海涛.邮票中的珍贵文物——小记邮坛奇葩红印花[J].东南文化,2003,(08):51-53.
源泰评级 ——邮票收藏家的守护者
赵涌品牌1985年创始于德国,集团旗下源泰评级 2013年在上海成立。在香港、台北、北京、广州均设有办事处。作为国内知名的收藏品第三方鉴评机构,源泰评级秉承“公正、专业、安全”的收藏品鉴定、评级服务理念,通过对收藏品专业鉴定、标准化评级,并入盒封装,不仅为收藏品真伪、品相等级做出权威评估,更提供了长期保存的科学方法,为收藏保驾护航。
源自德国  品质典范
承袭赵涌品牌的德国风格,秉承了德式的严谨作风和务实精神,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将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落实到藏品鉴定评级的全程管理,实现对每一位收藏者的品质承诺。
专业鉴定  诚信保障
拥有一支训练有素、资质优良的专业鉴定师团队,每一位鉴定师务实求真,以匠人之心融入每一枚藏品的鉴评工作,借助世界领先的鉴定设备,精益求精,成为源泰评级100%真品保障的信心来源。
国家专利  密封防潮
源泰评级邮票保护盒是专为邮票的长期保存而设计研发,采用德国进口高质量护邮材料,防紫外线,密封防潮,防裂,并获国家设计专利,彰显邮票的主体性,充分展现其画面美感。
邮票鉴赏盒获国家设计专利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