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在2022年5月18日发行《姑苏繁华图》特种邮票一套六枚,其以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清·徐杨所绘制的长卷绘画为蓝本。传世古画,因为文物保护需要,公开展览一段时间后需要回到库房进行“修养”,所以能够在邮政发行邮票的当年,博物馆就进行公开展览传世本,确实比较难得。

▲2022-8《姑苏繁华图》邮票
辽宁省博物馆作为人民政权拥有的首家综合性博物馆,其馆藏文物虽说仅有十二万余件,但却是中央共建地方的八所博物馆之一,其书画特展更是多次获得国家文物局的“年度十佳展览”的荣誉。
▲《姑苏繁华图》长卷邮折
2022年10月8日,辽博将开启辽博70+年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特展——“和合中国”。这次展览将展出“和合”文化有关文物、古籍共402件/组(436单件),其中一级文物88件/组。展厅面积共3738.1平方米,展线长度387米。(看一遍展览,约等于在高中操场跑道跑一圈)
▲“和合中国”展览海报(来源:辽宁省博物馆)
为什么说这次展览的长度会明确长度,除了12米5的《姑苏繁华图》以外,还有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仇英本)。
▲《清明上河图》(明·仇英)
虽说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仇英本《清明上河图》,没有故宫所藏的张择端本《清明上河图》史料价值厚重,但是很多时候两幅古画目前是互为“替身”。
▲JP165《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馆日》纪念邮资片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其中国馆除了国庆假期三天时间所展示的为故宫所藏的张择端本,其余时间均为辽博收藏的仇英本。这幅仇英本并不是单纯临摹张择端本的画面,而是根据张择端的构图方式,采用工笔青绿重彩描绘了明中期苏州吴门地区的城市风貌,更为重要的是,其很巧妙的将张择端另外一幅传世名画《金明池争标图》融为一体,全画长度更是近乎10米。当你参观过上海世博会的小伙伴,想想在上一个虎年看到的是哪幅?
▲《草书千字文》(宋·赵佶)
之后说另外一件有关虎年的文物——《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在九百年前,恰逢农历壬寅年,四十岁的宋徽宗在三丈的宣纸上提笔写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这幅书法作品与《姑苏繁华图》曾在2018年公开展览过,有幸曾多次看到实物,当看过实物之后就会知晓何为帝王之气,睥睨天下。这幅千字文近12米上,纸张没有丝毫拼接,是一次性抄出,足可以作为两宋手工业的代表。上面的还有云龙纹的描金图样,假如有幸去博物馆观看的话,一定要仔细欣赏一下,纹饰虽繁,但精气十足。
▲《夏景溪口待渡图卷》(五代·董源)
这次展览之中,个人最喜欢的是《五代·董源夏景溪口待渡图卷》,希望中国邮政永远别将其列为选题。这幅千年名画虽说描绘的是夏日景色,但能感受的是一丝充满水木气息的清凉。也能够理解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为何会说“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永远之瑰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当然,现在要说博物馆“特展”级别,肯定要有央视《国家宝藏》所展现的国宝文物,其中就有从南京博物院借展而来的《坤舆万国全图》,除此之外还有从湖南博物院借展的《唐摹兰亭序(黄绢本)》、吉林省博物院借展的《金张瑀文姬归汉图》、甘肃省博物馆借展的“东罗马鎏金银盘”等
当然更多精彩,还是希望各位小伙伴能够亲临现场去观看原作,才能领略中国“和合二之美”。同时更真希望中国邮政的《姑苏繁华图》邮票设计团队可以去现场,看看自己的作品能否对得起这幅画。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