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一篇文章,文章中说道:“秦腔套票已经被腰斩,跌到1.8元附近。撕口版也在2元附近苦苦挣扎,跌破2元并不算什么稀奇。一套3.6面值的邮票,发行当日就破发之后一泻千里,让普通集邮预订户苦不堪言。”
其实,今年新邮发行上市后不仅大都跌的很惨,而且更糟糕的是有价无市,基本没人要。 有个别的新邮价格即使撑门面,也就是说集邮公司或关联大户将其价格拉的高高在上,最终也摆脱不了继续下跌颓势。比如,中国篆刻小版题材不咋地,现价仍然扛在20元左右,凭什么?凭发行量?木芙蓉小版发行量亦为90万,发行后曾最低探到12元多,而且从设计、市场受众程度以及两者资金介入状况来比较,木芙蓉小版明显强于中国篆刻小版,因此中国篆刻小版价格接下来还会探底寻求支撑。红楼梦五大版大户参与博弈,七月份价格100零几元,大多几版二三十版在拼缝,现在拼到130多元,数天一个单,已是筋疲力尽。一旦集邮公司截流货源大量派发出来,到时其价格大幅缩水毋庸置疑。前两年有的少有好题材大版就是如此,其到次年价格缩水40%以上。
另有一篇文章提到:每年的秋季,中国邮政都会搞一个集邮周活动,活动的目的为传播集邮文化,当然还有各种活动,到时也会发行很多封片和邮票,包括一些‘短腿’、特供等等。其一度成为集邮爱好者趋之若鹜的盛会。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集邮周越来越鸡肋,不能唤起更多集邮爱好者的参与。尤其是集邮周发行的邮资片,被沦为市场的‘垃圾货’,随处可见,卖不动,即使打折也卖不动。文章道出了这种集邮周已流于形式,成为中邮推销邮票、宣传来年发行生肖邮票的场地。
无论是通过拉抬个别新邮价格撑门面亦好,还是利用集邮周推销已经发行的邮票,宣传来年将要发行的邮票也罢,今年中邮集团的新邮销售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一年都糟糕透了这已既成事实。如此一来,明年预订新邮无论多少折扣给预订户,预订人员免不了将会大大减少,这种状况下,中邮集团无论使用何种解数,明年新邮发行及市场销售还会出现更惨的局面。
中国邮政对邮票发行坚持不思痛改,中邮集团对邮票销售仍然自我感觉良好,已经造成自身完全陷入难以再往前走的s胡同。
文章内容仅供分享参考,不代表本平台最终观点。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