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将继2000年发行《龙》(文物),2017年发行《凤》(文物)邮票之后,将在9月5日发行《虎》(文物)邮票一套六枚。
随着这套邮票发行时间临近,这套邮票图稿也在《集邮》杂志上,正式“流出”:
这次选择了六件国宝重器,诠释“脑斧”这个主题。
第一件为收藏在江西博物馆的“商·伏鸟双尾青铜虎”,这件国宝通长53.5厘米,通高25.5厘米,体宽13.0厘米,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出土。这件铜虎,虽样貌憨态可掬,却不失威武勇猛之风,体态蓄势待发,尽显王霸气像。虎后长着两只尾巴,极有可能是传说中“虎方”国遗物;
第二件为收藏在河南博物院的“春秋·青玉虎形佩”。这件玉佩长14.6厘米,宽4.4厘米,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这件玉佩玉质微黄,晶莹细润,虎形低首弓背,尾尖上卷。口与尾部各有一孔,以备系佩。虎身纹饰用粗细不同的阴刻线条和剔地的隐起面处理相结合;
第三件为收藏在国家博物馆的“汉·白虎纹瓦当”,直径19.3cm。白虎是主管西方的神灵,与青龙、朱雀、玄武共同组成四神(也称四灵)。此瓦当外廓较宽,白虎依据圆瓦而呈弧形,蕴含气势,动感强烈,突出了老虎的威严。整体设计匀称,富于美感;
第四件为收藏在南越王墓博物馆的“汉·错金铭文铜虎节”,这件国宝为信使身份凭证的“虎节”,并不是调兵的“虎符”。这件虎节长19厘米,最高11.6厘米,最厚1.2厘米。它用青铜铸成扁平板的老虎形状,虎成蹲踞之势,虎口大张,尾部弯曲成“8”字形,老虎造型生动形象,百兽之王仿佛蓄势待发、扑向猎物。铜虎身上的斑纹铸有弯叶形浅凹槽,内贴金箔片,双面共用60片,虎眼、虎耳均由细金片勾勒出。是目前所见保存最完好、工艺最精美的虎节。这件虎节采用工艺难度极高的错金工艺,即模制出有凹槽的铜虎,打磨后将金片嵌入槽内,金片纯度高达97%以上,由此形成了黑金相间的猛虎造型。在虎节的正面有错金铭文“王命车驲”四字,据专家辨认,其中“命”字下方的二横为重读标记,因此铭文应释读为五字——“王命命车驲”;
第五件国宝为收藏于河南周口市博物馆的“金·磁州窑白釉黑花卧虎形瓷枕 ”该件瓷枕长34厘米,宽14厘米,高10厘米。体呈卧虎状,枕面为腰圆形,前高后低,大平底。整器以虎身为枕身,以黑彩绘出虎头形象和虎身条状斑纹,虎鼻为两气孔。以虎背作枕面,其上以黑彩绘折枝花卉,枝叶上饰“丰”字纹叶脉,花朵勾勒流畅,花蕊清晰可见。此枕将虎的温驯的状态及折枝花卉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形象生动活泼,情趣盎然,体现了工匠丰富的想象力;
最后一件为收藏在中国美术馆的“清·神怪变化之飞虎皮影”,“神怪变化”属于陕西西路皮影。影人约40厘米,人物造型通天鼻梁,轮廓简洁,图案大方。《神怪变化》取材于《山海经》、《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神话传说。题材有天地诸神、仙道神佛、奇禽怪兽、精妖水怪等。它们神通广大,变化莫测,既能翻江倒海,腾云驾雾;又能呼风唤雨,钻天入地,充满浪漫神奇色彩。
这套邮票选题,完美地规避了“军用”这一话题,确实也不容易,剩下就看会采用何种印刷方式,诠释这六件国宝重器了。
对这套邮票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参与在26日开始的【自提】预售。
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