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35周年纪念币作为我国发行的第一套普通纪念币,国庆期间咱们来详细扒一扒。谁能想到这套币一年内能涨6倍以上,又有谁能想到,这套币曾险些成为面值币。
中国第一套普通纪念币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央行在1984年10月1日正式发行建国35周年普通纪念币。这是我国普通纪念币发行的开端,也标志着人民币体系迎来了一个新的币种。建国35周年纪念币一共3枚,面值均为1元,直径30mm,使用铜镍合金铸造而成。值得一提的是,这套币设计极具特色,正面图案统一为国徽、礼花和天安门广场。背面则分别呈现了开国大典、民族大团结和祖国万岁三个主题,每一个图案都饱含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中,开国大典这一枚的设计尤为引人注目,币面图案取材自董希文先生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精巧的浮雕工艺在方寸间生动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以及新中国成立那个激动人心的一刻,币面颜值绝了!
险些成为面值
作为我国发行的第一套普通纪念币,若是按现在的市场来说,龙头币种的市场预计会非常火爆,但这套币在发行之初,却险些成为面值。这套币发行于41年前,当时改革开放才开始没几年,大伙的生活水平一般般,收藏意识更不用说了,非常薄弱。而且当时的信息非常闭塞,基本没有多少人知道国家发行了普通纪念币。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一旦发不出去就只能堆积在库房。为此还大搞各种促销活动,将其赠送给银行存款用户。结果不了解的用户担心是假币,还不肯收。正因如此,这套币在发行初期是遇冷状态,直到90年代才进入收藏市场。从老报纸可知,这套币在1995年时是38元左右,而到了1996年纪念币市场第一个高峰期时,已经要260元左右了。如今更是不用说,好品能到1000多元。不过,由于建国35周年纪念币的发行量差异,有一枚币的市场表现明显要好得多。
量极少
建国35周年纪念币的发行量一直是钱币圈关注的焦点,这套币发行之初只公布了总发行量为2041万枚,但没有公布具体的单枚发行量。经过收藏家深入研究后,目前被藏友们广泛接受的发行量为:祖国万岁约为906.8万枚,民族大团结约879.3万枚,开国大典约为209.2万枚,剩下的应该是精制币的发行量。开国大典的发行量最少,据说是因为这枚币的模具是最先损坏的。普通纪念币刚起步时,铸币工艺难免不成熟,不少人认为这枚币很可能在后期停止铸造发行,甚至被回收。也因此造就了开国大典纪念币的市场行情,在这套币中遥遥领先。最近单枚好品拍卖成交价高的,能达到1882.4元。
小心假币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开国大典的行情表现最好,以至于市场上假货也不少。想要收藏的朋友,一定要提前了解这枚币的真假辨别方法。首先,大伙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币面特征来判断,可以的话尽量用30倍以上的高倍放大镜进行观察。真币的币面干净整洁,图案清晰立体,而假币往往存在坑洼、图案较浅、细节缺失等问题。尤其是在天安门等细节处,真币处理精细,而假币往往非常粗糙。另外,也可以通过边齿鉴别方式判断。真币的边齿长度一致,没有锉痕。而假币边齿往往长度不一,或有明显的加工痕迹。除此之外,由于这套币是沈阳造币厂和上海造币厂共同铸造的,版本差异大伙也要了解一下。上海版“大典”上面的“Z”字云鸭嘴细短,正面图案从右边数第二条长弧线较短且距离币边缘有一定距离,边齿是直齿圆边。▲左为上海版,右为沈阳版沈阳版的“Z”字云鸭嘴细长,第二条长弧线较长且基本触及币边,边齿则是直齿直边。▲左为上海版,右为沈阳版大伙在入手收藏时记得对照着瞅瞅,手中有开国大典这枚币的话,也不妨看看是哪个版本的~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藏品之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