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5-11《食用菌(二)》特种邮票,若用套票版,或许更精彩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硕大并可供人食用的大型真菌。其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不管是炒着吃、炖着吃,还是涮着吃(火锅可以没有肉但不能没有蘑菇),都非常美味,是难得具有荤、素双优势的食品,且一些菌类还具有一定的药用效果。我们国家拥有丰富的食用菌资源。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和食用菌培育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的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全球食用菌第一生产国。很多国内外菜肴中所谓的名贵菌类,都逐步平民化,只能以野生的噱头来宣传并维持高价。44年以前,彼时的中国邮政发行了以表现“食用菌”为主题的特种邮票。如今,发行规模缩水但意义重大的第二套食用菌邮票,在科普宣传的同时,也是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和技术跨越式发展的纪念褒奖。选题设计变绿红菇:150一斤,贵,地域性强!中华金耳:菜市场发现,不贵!松口蘑:松茸,贵,米其林餐厅装X用的!干巴菌:贵,同样也是高档餐厅装X用的!本来想着对这四种“蘑菇”来个科普,随便网上查了一下资料都很多,所以省事就不放上去了。其实科普不科普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好吃,还比较贵。期待培育技术提升,把这些“蘑菇”变成白菜价。在邮票设计上,《食用菌(二)》特种邮票有别于第一组的设计风格,虽为绘画,但更侧重于写实与还原。不过这样看来,画面看上去就有点假,像是电脑PS设计的。当然,主图与邮票铭记的整体布局还是非常出彩的,至少比第一组“黑乎乎”的效果好多了。印制工艺不出所料,《食用菌(二)》特种邮票选用了压凸工艺来丰富邮票主图的层次。与以往不同,提升后的压凸工艺凹凸幅度更加丰富,层次效果表现更加好。然而,高精度胶印才是这套邮票印制工艺最出彩的地方。不管选用压凸工艺还是带香味的特种油墨,都只是锦上添花,只有高精度胶印印制工艺,才是这套邮票的工艺核心。邮票版式根据题材重要性的不同,《食用菌(二)》特种邮票仅发行了一个版式,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邮票大版。一版12枚邮票,也选用了我们常见的竖式邮票票幅布局,低情商会说真经典,中情商会讲中规中矩,高情商会喷设计真难看。好不容易请大师绘制了邮票主图,大版搞个空白边纸肯定也是不合适的。因此,设计师在大版右侧绘制了更多“蘑菇”的边饰图案且每一枚所表现的场景都不一样,打破了边饰与主图表现内容一致的套路,拓展了邮票科普的广度。此外,大版色标选用“蘑菇”形剪影,异形色标大家族又多了一位新成员。不过,从科普和艺术的角度来看,这套邮票适合采用套票大版的形式来表现。通过设计一幅适当的“蘑菇”生长画卷,用邮票齿孔来突出重点表现的食用菌,在增强科普性和艺术性的同时,还提升了收藏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