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了,和大家聊聊天,也是近几年来不少藏友对我说的一些话:现在的纪念币,发行量太大,都不想收藏了。
纪念币的分水岭
在我国纪念币发行量这件事上,2015年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这一年发生了诸多的事情。
比如二羊的发行,面值从1元开始变成10元,发行量为8000万枚。
这个发行量较之前的生肖币来说,其实已经很多了,但是再看看之后发行的生肖币,低至2.5亿,高至5亿枚。
从2021牛年开始才逐渐缩量,1.5亿枚,再到二虎的1.2亿枚。

所以当二猴宣布发行量5亿枚时,二羊的价格直接突破了130元大关,现在单枚卷币的价格,也稳定在近60元左右。
2015年9月的时候,我国发行了一枚抗战70周年纪念币,发行量——5亿枚。
面值1元,现在单枚也就几块。
还有就是15年年底的时候,我国发行了第4张纪念钞,航天钞。面值100元,发行量3亿张。
即使设计精美,还曾获多重大奖,但这些傍身也未能改变天量发行量之下的面值命运。
应该还有不少朋友,想回存但而找不到银行的。
2015年之后
来看2015年之后,泰山币的表现算其中比较好的了。
2019年发行的泰山币,面值5元,同样1.2亿枚的发行量,以及龙头币的加持,现在溢价在270%以上。
而二牛和武夷山币,是我国实施新政之后,仅有的采取了纪念币招标政策的两枚币,一部分进行了装帧溢价出售。
图片
后面发行的纪念币都未采取招标政策。现在牛币价格在13左右,武夷山在8元左右。
2021年,我国还发行了JD百年纪念币(1.8亿枚)、冬奥币(2亿套)。
再来看纪念钞,继航天钞之后,70钞发行量1.2亿枚,冬奥钞发行量2亿套(一套2张)。冬奥币钞也是目前为止我国唯一一个开放了三次预约的品种,但仍旧有大量剩余。
总结下来,2015年后,发行的纪念币钞,除个别品种之外,大部分价值基本就在面值附近徘徊。
甚至在某些直播间,还能看到“99元兑航天钞”的图片。
带来的影响
近几年大家也应该感触很深,现在我国普通纪念币钞的发行量,都是以“亿”为单位。
由于发行量大,大部分币种就如上文说的,价值基本就在面值左右,再加上这两年受口罩影响,不少以投资为目的的爱好者离开了纪念币领域。
第二,弃兑人数不断增加。比如之前的二狗,就有1亿枚没换出去;2021年末,冬奥钞二次预约之后,仍旧有4480万对的剩余。
虽说在新政之后,央行对弃兑采取了政策:弃兑的人将进入黑名单,之后的纪念币即使预约成功,也不能兑换。但因口罩问题,这一规定也并未真正实施。
第三,纪念币的流通障碍。
之前我也曾发过一篇文章《你花过纪念币吗?》,底下就有朋友留言,便利店老板不敢收建党币;超市用冬奥钞被拒绝,还报警了;拿航天钞去买鞋,店员说要报警……当然,花出去的也有。


对于这一问题,央行曾在冬奥币钞二次预约之时,在其公告上提到了一句:
普通纪念币(钞)总体定位于纪念和收藏,不鼓励炒作、回存、流通,充分发挥其宣传纪念作用。
注意,是不鼓励,非禁止。这句话也挺好品的。

那小编想说,既然流通不了,倒不如干脆少发点,让纪念币回归“纪念”,岂不更好?
现在的纪念币市场,除了老精稀品种上涨之外,近几年的新币几乎都是下跌。
而接下来还将发行2023兔年纪念币、黄山和峨眉山乐山大佛纪念币,以及三江源纪念币。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来源:小易说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