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盘点2022年邮票发行,毫无亮点还是泛善可陈?

如果不算可能存在的加发和增发,当然,“贺岁兔”本身并不在发行计划之中,虽然每年都有贺岁祝福小全张和邮票的发行,但是对于2022年全年计划内的新邮发行也已经走到了终点。全年已经发行了26套邮票,回溯即将过去的一年,大部分邮票都处于“破发”的尴尬境地,只有个别几套还在顽强的坚守。
其中价格“腰斩”的套票也不在少数,包括新发行的《鸽》《国家公园》,市场表现都是极度悲催。如果以这样的姿态收官今年的新邮发行,对于广大的邮票订户以及年册订户来说,都是亏损的。
当然,每次都有人会跳出来表述自己是纯粹的爱好,并不在意邮票的升值还是贬值。拥有这样情怀的人并不是没有,但绝不会太多,在爱好之余,享受邮票增值的乐趣,这本身就是收藏的一部分。本无可厚非。
今年,多枚套票形式的基本都破发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对于多枚票的发行,市场并不认可。潜在的原因也是因为多枚票的价格更贵一些,因此用户的认可度或者说收藏乐趣更低一些。相对来说,单枚票或者两枚一套的走势尚可。
类似于《鸽》《国家公园》这样的多枚票,本身就属于冷门题材之一,市场的认可度不高,因此“破发”在情理之中。要知道,《国家公园》的发行量为760万套,《鸽》的发行数量为650万套。发行量属于近年来的中低位。
除了生肖票和特殊题材的邮票,近两年套票发行量最低590万,最高870万。可以说,近两年的发行量已经属于低位,但新邮还是破发不断,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邮政想利用邮票赚钱的出发点没有改变。
而且,邮票预定中的水分不根除,新邮打折的现象就不会彻底扭转。更主要的是,即使是大宗市场也在不断地内卷,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有的大宗用户急于脱手,价格是一降再降,致使市场价格混乱不堪,间接地也拉低了整个市场的发展脉络。
那么邮政的底气在哪里?我们观察主要还是预订户本身。虽然很多集邮群都在说,现在集邮的人少了,年轻人不玩了,订户在不断地缩水。但是,不可忽略的是,邮政每年还是可以吸引到不少年册的订户,笔者在征订的过程中,也能看到很多大爷大妈去邮局征订年册,甚至也能看到一些年轻人相跟着去征订。
或许这部分用户不会去实寄,也不会在每套邮票发行的时候去排队,但他们还是比较热衷于去订一本年册,届时取回家慢慢地欣赏。尤其是在一些没有邮市的市场,或者即使有邮市,也不断萧条败落的情况下,在邮局征订年册,还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而且,或许是知道邮票容易“造假”的缘故吧,这些用户更信赖邮局,而不是价格更便宜的集邮市场或者邮商。殊不知,新邮如果再去“造假”,真的是连成本都回不来的。
每到新邮征订的最后市场,邮政人员也会挨家挨户地给那些老订户打电话告知,生怕漏掉几位,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用户征订的热情其实也在锐减。笔者也看到周围的一些实寄爱好者,一些老订户,都在减少着自己的征订量,以前订的2个方联改成1个,订的多个套票也不断地减少到最低额度,说起来,就是市场上有更便宜的可以买到,为何还要花这个冤枉钱?反正也不在发行当日去实寄。这样的用户其实也不在少数。
对于提前1年交纳预定金,预定年票的集邮爱好者来讲,其实看到破发心理是非常不爽的,因此吐槽也是可以理解的。有人说,新邮预定,应该保护预订户的利益,而不应该为了完成考核,继续给大户折扣预定年票,如果大家的预定价格是一样的,那么市场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破发的票源。大户的钱也是钱,他们也不会去做亏本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