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集邮有限公司对集邮网厅预订(自提)产品启用了一项新制度,主要内容是“有累积3次逾期未提货的购物记录,无法下单”,同时还提示“累计3次逾期未提货,未来30天内无法再继续下单预订(自提)产品”。从集邮网厅规则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未自提的邮票、邮品不再保留,预购者多次不提货将影响后续摇号资格。这项被邮人称为“黑名单”的新制度虽然引发了广泛热议,但大多数集邮者还是发出了“赞同”的声音。
对于“黑名单”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在发行和预约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业务中已采用了多年,各预约银行也同样执行了“普通纪念币预约不提后,下次纪念币无法预约”的办法。从实际效果看,这些都是为了加强各地银行业务网点的库存管理,防止过度预约而不兑换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对于邮票和邮品而言,“黑名单”制度也是邮票发行新形势下推出的改革销售管理的举措之一,就像很多邮品可以使用二维码追溯货源一样,理应得到广大集邮者的理解、拥护和支持。
从另一个角度讲,“黑名单”制度总归是一项新生事物,还应理性地去分析,以便把这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其一,哪些人随意放弃自提资格?笔者认为,市场中有一部分投机者利用自身交易量大的优势,动用大量社会资源,占据了预订(自提)邮票和摇号邮品的大部分额度,从而使大多数真正的集邮者预订不到新邮和摇不到紧俏邮品的购买权。这些以赚钱为目的的投机者在新邮发行时看到行情不好就不去自提,而那些真正想买邮票和邮品的邮人不会轻易放弃难得的预订(自提)机会,但因种种原因总是不能如愿预订到。总之,设立“黑名单”制度针对的并不是痴迷的集邮者,这项措施无疑是一件维护正常集邮秩序,普惠广大集邮者的好事。
其二,邮政部门应从自身做起,尽量维护集邮者的权益。近年来新邮市价打折的现象仍很普遍,很多网上预订近乎“秒杀”的邮票和邮品,发行后却在市场上低于面值或初始售价交易,长此以往就会让邮人对新邮失去兴趣,继而放弃领取预订的新邮。新邮图稿迟迟不能公布,也只能让邮人在预订时“盲人摸象”,由于邮票设计平平或发行量过大,也是邮人在预订后放弃自提的一大因素。特供邮品摇号及预售产品到货太晚,不能如期兑付,很多品种在市场热度下降之后才供货,如《红楼梦》和《姑苏繁华图》等系列特供摇号产品,兑付时间延期达两三个月,以致引起邮人不满,自感利益受损,有的人索性不再领取
在此建议邮政部门在出台新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改进销售办法,如增加集邮网点新邮零售数量,严格执行邮票销售期制度,定期公布邮票存量与销毁比例;缩短预订邮品销售期,按时兑付;严格邮票交易监管,严厉打击不法行为;摇号邮品规则应公开、公平、公正,让集邮者舒心、顺心、放心。只有将每一项制度都逐步完善,才能让邮人看到集邮的希望,看到邮市的春天。
作者:杨照东
来源:中国集邮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