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银元---想说爱你不容易!

曾几何时,银元只是收藏者之间交流的玩物,他们或痴迷于银元的历史,或沉醉于银元的版别,或钟情于银元五彩斑斓的包浆。笔者无数次的憧憬着在一个洒满阳关的午后,三五好友慵懒的坐在茶桌前,泡上一杯浓茶,畅谈银元,畅聊人生。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起银元收藏悄悄变了味道,关于银元的一切从版别到包浆都打上了价格的标签,越来越多的老玩家感叹玩起来越来越吃力。

   银元收藏道路在何方?笔者接下来将从收藏和投资角度来谈谈自己所思所想,以期能够抛砖引玉,和泉友共同讨论。本期我们只从藏家的角度谈银元收藏,无关投资,当然我们也深知银元市场发展到今天,收藏和投资已密不可分,所以后面我们将会和泉友探讨作为投资品的银元。

   藏家在收藏银元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本文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和读者探讨。

  (1)收藏者必须熟悉银元背后的历史文化

一个合格的收藏者首先应该是个历史文化的传播者,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完全不懂银元历史的人去长时间收藏银元,去欣赏银元的“美”。从这个角度说,收藏银元其实是收藏那段历史,去感受穿越时空的百年沧桑。笔者有认识几位真正的银元收藏者,他们无一不是谈起银元的历史如数家珍,不了解银元的历史的收藏者就像是在品尝一道忘记放盐的菜肴,看起来挺有食欲,吃起来索然无味。

其次收藏者应该清楚附着在银元上面的文化信息,中国众多银元品种里最受人们青睐的就是龙洋,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关于龙的文化内涵最为中国人熟知,最受国人喜爱,所以皇帝发行龙洋,收藏者喜爱龙洋。最近两年关于西藏银币是否具有收藏价值的争论此起彼伏。有人谈起藏币嗤之以鼻,避之唯恐不及;也有人视若珍宝,得到之后欣喜若狂。如果藏家对藏文化了解,就能很轻易读懂藏币上的文化符号,如果藏家对藏文化一窍不通,那么藏币就会黯然失色,毫无收藏价值。

(2)收藏者能分辨银元的版别、品相

银元版别众多,收集版别对于收藏者而言是个巨大的收藏乐趣,此外,不同银币版别价格相差很大,低价买到高价版别币行内人称为捡漏,让人乐此不疲。捡别人漏与被别人捡漏是收藏的常态,笔者就曾经被别人捡漏过甘肃落叶,今年更听到一个币商800元买到好品一期卢比蝴蝶花的故事,不知那个卖他的人知道了会不会拍肿大腿。因此,藏家在收藏之前必须要弄清楚不同种类银币的版别分类。收藏袁大头的藏家三年、九年、十年是标配,经济情况允许八年、甘肃加字也会纳入囊中;收藏卢比的藏家一、二、三、四期卢比是标配,有实力的卢比三剑客也要收归麾下。

关于品相,这是收藏永恒的话题。就银币而言,品相尤其重要,真正收藏者一般对品相要求比较严格。有喜欢收藏原光币,有喜欢收藏老包浆深打的,这两年对带彩银币的追逐最为激烈,甚至在市场价格表现上出现了“带彩加一倍”的说法。这些关于品相的词语的出现从侧面反映了收藏者欣赏银币之美的不同角度。

(3)收藏者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老银币价值不菲,一枚品相一般的袁像银币现在也要差不多1400元人民币,一般工薪阶层一个月工资也买不了几枚。所以收藏银币需要一定经济基础作为前提,用闲钱收藏银币才能体验到收藏的乐趣。

如果收藏银币已经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我建议还是别玩了。有些人借钱融资加杠杆买入藏品更是不可取,银币作为收藏品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乐趣,如果玩银币不仅不能增加生活乐趣还会给我们带来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压力,那已经背离了收藏的初衷,不玩也罢。

最后笔者想谈一谈收藏者应该买入什么样的银元?买自己喜欢的精品!试想一下,藏家买入的银元要不时把玩欣赏,每一次拿出来都是眼含笑意,心满意足的,越看越喜欢的才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买来的银元看了一次之后就束之高阁再也不想看了,那真的成了花钱买罪受了(本文摘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