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放飞自我的评级公司, 一盒三错误, 乱评黑蓝红便士

人们说世界首枚邮票是黑便士,这句话流传甚广,但是没有把事情说清楚。

按照当时邮政改革的要求,不超过0.5盎司的信,贴用面值1便士的黑便士;而0.5--1盎司之间的信,贴2便士面值的蓝便士。它俩于48小时内相续发行。便士与黑便士看做一套票,并不是不可以。

由于黑便士上盖的红色马耳他邮戳,容易被擦掉,后来盖马耳他邮戳改用了黑色,却不能在黑便士上清楚显现出来。1841年2月10日,改用红色油墨印刷1便士邮票,这就是红便士,而2便士继续用蓝色。


所以,认为黑便士、蓝便士、红便士同属于第一套邮票,也没有啥大问题,毕竟作为一套普票,经常各枚都是陆续发行的。 


就如新中国的普无号邮票,发行时间持续了很久,各枚邮票也有不同版本,但是他们依然被列为同一套邮票。

参考:文革时遭受核威胁下的战备普通邮票及珍邮-普无号解放军细齿


蓝便士的发行量比黑便士少,面值更高,目录价也很高。但是由于知名度不如黑便士,大家对它的认知更少 。


黑、蓝、红便士之所以重要,除了它是世界上第一套邮票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是“1便士邮资法和预付邮资制度”改革的结晶,也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为集邮者,不管收集不收集英国邮票,基本人人都会知道作为世界第一枚邮票的黑便士。而拥有黑便士邮票,也是很多集邮者的心愿。
  在这一点上,维多利亚女王的儿子--爱德华七世国王,以及二战同盟国三巨头之二: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都表示十分赞同!因为他们都收藏了这世界第一套邮票。

它现在的受欢迎程度,可以从以下新闻得知一二。

图片


甚至在2021年时,新华社都报道了黑便士在香港展出的新闻。

图片

 

但是人们对黑便士的了解,远落后于对黑便士的欢迎。不仅普通集邮者,甚至邮票评级公司都犯了太多错误。


最近多次看到对黑便士、蓝便士、红便士乱标注的多家评级公司的评级票,按乱标的种类汇集如下。



一.设计者


黑便士的设计者是罗兰希尔,这个已是常识。

但是这个四边全无的黑便士,评级标签上标注的设计者却是“亨利.卡波尔德”。

图片


亨利.卡波尔德是谁?相信很多人不知道。莫非是胡写的?


只看评级票正面,还以为是卖家自己乱贴的标签呢。但是看了背面才确定是评级公司的出品。


图片


亨利.卡波尔德的确有其人,他是黑便士上维多利亚女王头像的画家。


前面明明是“设计者”,怎么把画家标上去了?

邮票设计者与头像画家明显不是一个概念。


而且,如果硬要说是因为女王头像是这个画家画的,那么威廉.怀恩怕是不服!

因为亨利.卡波尔德是根据威廉.怀恩的伦敦城市勋章上的女王像画出的黑便士上的头像。


这属于评级师想炫耀一下自己知识面,却不求甚解的行为么?





二. 印刷厂与发行时间


下面这枚评级票,标注的黑便士的印刷厂是 “珀金斯. 培根.珀斯印刷厂(Perkins,Bacon Petch)”。


这属于抄作业还抄错的典型。


黑便士印刷厂的正确名字是:"Perkins, Bacon and Petch (帕金斯、培根和佩奇)"。


下面评级票中没有了连接词“and”,就改变了这家公司的所属权,也改变了公司所有者的姓名......


图片


一个常识是,外国人的公司不少是直接用所有者的名字命名,如果是多人所有,那么就会按照重要或先后顺序,把几个所有者的名字前后连接上。


Perkins, Bacon and Petch”,这个公司名字,实际上,是前后加入的三个所有者的名字。

Perkins是该印刷厂的创始人;

Bacon是Perkins的女婿,也是后来加入的所有者之一;

Petch是最晚加入的人,Petch本人是位雕刻家。


所以公司名字是“Perkins, Bacon and Petch ”,而不能“Perkins, Bacon Petch”,否则,Bacon Petch 就成了一个人,三人公司就成了两人公司。


再看它的中文音译:“珀金斯. 培根.珀斯” ,并不符合“Perkins, Bacon Petch ”发音。

更准确的音译应该是:“帕金斯、培根和佩奇”


一个冷知识:虽然作为印刷商,帕金斯、培根和佩奇公司是英国的,但是创始人帕金斯却是美国人。


  当时雕刻一个黑便士母模需要半月时间。整版黑便士是240枚,如果逐枚雕刻的话,一个整版黑便士印版,就要将近10年时间才能雕刻完成。妥妥的十年磨一剑啊有没有!

  而帕金斯发明了软化与硬化钢板的技术,使得图像能在钢板上转移。这样只需要雕刻一个母模,就能快速制作整个240枚的印版。


所以帕金斯作为创始人和重要技术的发明者,位列公司名字的第一位,名至实归。



另外,该评级票还标注了这个双联黑便士的发行时间是1840年。


这也是抄作业都抄错的例子。


黑便士从1840年5月6日开始发行,但是作为普票,它不是一次性发行完的。

从1840年5月6日开始发行第一版黑便士开始,此后陆续有11个版别的黑便士发行,第10版第11版均发行于1841年。


所以这枚邮票在没有标准是第几版的情况下,直接标注1840年是不对的。

如果评级师分辨不了它的版式,至少也可以标注“1840年开始发行”,或者"1840-1841年发行"。




三.邮票主图人物


下面这个对蓝便士的封装评级,令人啼笑皆非。


首先一个让人莫名其妙的标注:"雕刻版D.M.M.D"。

中英文连在一起表达什么意思?雕刻版与D.M.M.D什么关系?

雕刻版是雕刻版,D.M.M.D跟它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好么!


角落里的字母表示的是这枚邮票在全版240枚里的位置。如果一定想标注,那么应该是另起一行,标注MD,而不是写DMMD。


其次,这个标注的时间:“1840-1855”,会用时间段来标注了,挺聪明。可惜,这个时间段不符合封装的这枚蓝便士的身份,一点儿都不符合!


最后看“蓝便士”后边对人物身份的标注。如果不了解黑/蓝/红便士的设计者与印刷商,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把主图人物如此违反常识的随意标注,则太放飞自我了。


图片


中英鸦片战争的发动者,18岁开始掌控日不落帝国,被誉为“欧洲祖母”的维多利亚女王,简直就是工业革命后全球殖民的日不落帝国的代名词啊!


1840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第3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英方签订了清朝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还赔偿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宁波,作为通商口岸。


2100万银元是什么概念?

2100万银元的算法,是按照西班牙货币算的,约合当时大清白银1470万两。

鸦片战争前,清朝每年的财政收入大约4000万两。这次战败就赔了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如果还没概念,用现在的数据说吧:2021年我国全国地方财政收入11.11万亿元(注意不是GDP),三分之一财政收入就是3.7万亿人民币!


2008年的四万亿投资,对中国大陆产生的效果知道吧?2008年的中国有13亿人口,而1840年的英国本土人口只有0.1亿!那么多白银,能喂饱每个英国人。


割地、赔巨款,令道光皇帝十分羞愧,他在太庙跪了一天一夜,留下口谕:“朕去世之后,陵前不准立神功显德碑,之后子孙若有丢失领土的都不许立!”

到了1856年,再次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又赔了800万两,还把九龙半岛割给了英国。



维多利亚女王踩着清朝的中国人民,登上了日不落帝国的宝座。她对中国近代人民的影响尤其巨大,学过初中历史的都知道1840年的英国女王叫维多利亚。


至今,香港那个港湾还叫做“维多利亚港”。


这个评级票上明明标注了1840的时间,为什么还会写成维多利亚女王以外的人?

可能标注伊丽莎白一世的评级师,都不知道伊丽莎白一世是谁吧?莫不是认为伊丽莎白二世以前的女王就应该是伊丽莎白一世?

一个蓝便士的封装盒,三个属性都标错,这是要冲吉尼斯记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