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从澳门“中国传统茶楼邮票”谈饮酒文化

图片

1996年5月17日澳门邮电司发行中国传统茶楼小型张


图片

1996年5月17日澳门邮电司发行中国传统茶楼邮票小版张印四套邮票


澳门“中国传统茶楼小型张”非常有趣,图案上背衬一座三层楼房,楼房旁之招牌,不是写“茶楼客栈”,而是标明“酒楼客栈”。所以说中国人的茶与酒联系是非常密切的,茶楼也兼代卖酒,酒楼必定有茶。

图片

1996年5月17日中国传统茶楼小型张首日挂号实寄封


提起酒,真是醉人,也真迷人!古今中外,无论君臣将相、英雄豪杰、文人雅士、商贾稼农,至于市井小民、贩夫走卒,无不和酒结下不解之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偶尔会“出口成酒”,或是“酒话连篇”。现在,且让我们略举一些耳熟能详的通俗句子,让大家一起来“陶醉”一番:
——“杯酒释兵权”,宋太祖以杯酒保住江山,但是,历史上更有许多其他“酒醉误江山”的例子。至于“一杯在手、万事皆休”,更充分泄漏酒的可爱、可恨、可恼!
——“酒逢知己千杯少”,在“醉后吐真言”中,正是最宜把臂交心的时候了,所以说“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不善饮者也要“寒夜客来茶当酒”了。
——“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能够;使酒唯量不及乱者,才是善饮的人,这与酗酒是有差别的。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也是此意。
再让我们略举三篇“陶醉”后传诵千古的诗文:
一、东晋时王羲之在一次“修禊”(系准备除恶秽、治洁净的古代习俗)时的“曲水流觞”余兴节目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序》),在酒酣耳热之际,即席挥洒出《兰亭序》,下笔若有神助,成为文学史和书法史上的一件无价瑰宝。
二、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汉朝时,流传的短箫铙歌二十二曲中的《将进酒》填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乐府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在豪情放浪中,流露着一些苍凉,倘非微醺,何能若此!
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草木之间也,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代表了许多中国文人饮酒者的共同心理,不同于沉湎于酒的嗜酒之徒,不是为饮酒而饮酒,讲究的是寓于酒又得于心,“得之心而寓之酒”的是“山水之乐”,结伴而饮的目的,在进一步领略和欣赏山川之美。
饮酒不在于大雅之堂,不在繁华之肆,而在山之巅、水之畔,或在郊野之中,翠微之内,阮籍登高长啸,陆龟蒙宴客于舟中,李白“长歌吟松风”,杜牧“与客携酒上翠微”,汪时元重九登高,更引发了李白“人生几登高,寂寞黄花酒”的浩叹!
竹林山、徂徕山、斛斯山、龙山、齐山、万山、终南山、琅琊山等奇峰秀岭、留下了历代多少文人饮者足迹;西子湖、洞庭湖、长江,汉江、珠江、黄河、秦淮河、富春江、日月潭等水畔艇舟中,就如笔者之友,现代大书法家岑文涛(香港中国书画协会会长) “甘为野草,不为天香” ,其印文“平常心是道、酒后我为仙”,飘洒过历代多少酒仙品酒的芬芳!
上面的一些简短酒话,旨在提示中国人的文化与生活中和酒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当然,酒也是世界上各国家民族皆所共享的,不是中国人所独有的发明。可是,在不同的人文地理、自然环境和长期历史发展所形成的传统中,也酝酿出不同的“酒文化”。
中国人独特发展的“中国酒文化”,衍生的醉武术的创造,拜读杨逢时先生《酒话连篇说“醉拳”——试论醉拳的形成发展与风格》一文时,想到家父杨紫垣先生是国术界公认的一代武学宗师,曾受业于燕子李三等名师,20岁时九一八事变前即出任青岛市四方区国术练习所所长,曾获大陆时期全国国术比赛拳击组第一名。
笔者从小习武,8岁就精通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棍,民国四十四年(1955年)受邀于第十届全国运动会表演蟠龙棍,获台湾省主席兼全运会会长严家淦,后继蒋介石任第六任总统,颁发奖状 (如下图)。

图片


笔者名字变更为杨浩的证书,如下图:

图片


少小时就成为各报章杂志的风云人物,笔者最钦佩父亲的醉拳、醉剑,在那种如酒酣耳热形神俱醉之际,意气风发挥洒出精气神俱臻化境醉人的醉拳、醉剑,那种飘逸若有神助的身法犹在眼前回荡……
依杨逢时先生《酒话连篇说“醉拳”——试论醉拳的形成发展与风格》一文中的体认,“中国酒文化”衍生的醉武术的创造,大抵有四大特色:
一、酒文学的发达——中国文学史上许多最动人心弦的文章与诗词曲赋,莫不和酒相关,例如前举的王羲之《兰亭序》、李白《将进酒》,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饮酒不在于大雅之堂,不在繁华之肆,而在山之巅、水之畔,或在郊野之中。又如苏东坡泛舟赤壁“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创作了空灵俊逸的《赤壁赋》;在“把酒问青天”的《水调歌头》中,写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种超脱深沉的情怀。凡此,不胜枚举。
二、酒游戏的趣味——古代的“曲水流觞”和我们司空见惯的筵席间;豁拳行令斗酒,都是中国人“借酒助兴”的有酒游戏。在觥筹交错间,脸红脖子粗地“七巧”、“八马”,叫号喧争打“酒战”,“敬酒不吃吃罚酒”成为中国饮酒文化的表征之一。除此,行劝酒令的花样更多,若射覆、数钱令、饮中八仙令、五毒令、五官搬家……真教人酒醉惺忪、眼花撩乱,也就能因酒尽兴了。
三、补药酒的发明——中国人将补药配入酒中,形成药酒,更是独特的食、疗两用的大发明:各种功用不同的药酒单方,不但有促进健康的目的,更享有饮酒的乐趣。较有名的药酒,例如:十全大补酒、虎骨酒、参茸药酒;各种丹、丸、散,又莫不以陈酒煎服、送下或煎酒渣,在我国的中药里,酒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四、醉武术的创造——中华武术本来就具有极为强烈的民族风格,内外家、南北派、软硬功……可说是百家争鸣,其中更有属于;象形拳之一的“醉酒拳”,也是中国人独一无二的发明。各种淋漓尽致的醉酒武术,若醉拳、醉猴、醉剑等等,使“醉酒”也能创造出极为精彩透彻,兼俱形与态、力与美的醉武术,岂不令人赞欢!

结 论

茶、酒——丰富了中国人的性灵,使中国人的生活面更加地多采多姿。笔者自孩提时即偷饮外祖父之浓茶,一生乐此不疲,笔者不擅饮酒,但喜欢酒的香醇,喜欢在酒文学的国度里徘徊流连。更喜欢观赏酒(醉)武术那种“情酣意足气氛出”所展现的力、美、形、态。
澳门曾发行“中国传统行业”、“中国传统鸟笼”、“中国传统玩具”等邮票,“中国传统”系列邮票的发行,是令人激赏的,在邮票里为“中国传统”提供了无限品嗜思索、回味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