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

纪念币发行距离完全市场化还有多远

5种余量纪念币再次兑换,显示出纪念币发行政策中二方面问题仍亟需完善。


一是发行量,二是发行方式。

看得出来,央妈在近几年的纪念币发行政策改革中,发行量方面一直在“防止市场过度炒作”和“维护市场良性发展”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点,目前看1.2亿左右发行量属于市场比较能够承受的数据,市场也没有出现暴炒情形。


发行方式方面,当前实施的线上预约抢购,也出现了不少专业代约团队也让抢约方式受到不少人诟病特别是中老年群体。2020年纪念币新政提及的抽签购尚未试点开展,个人认为线上预约抽签购比抢购方式更为合适应当尽快试行。

 
小戳爱收藏
,赞45

央妈一直在推动纪念币发行市场化改革,但几年来反反复复成效并不明显,否则也不会出现余量再兑换的情形了。小编觉得香港冬奥钞缩量全部装帧溢价发行方式可以作为纪念币市场化发行改革的借鉴参考。


回顾一下近年来纪念币改革的主要里程碑:

2015年抗战70周年币开始在个别省市试点线上预约,同年航天币钞全面实行全国公开线上预约。

2018年高铁币曾尝试了“按需定产”方式,好象该政策就没有了后续。

2020年武夷山币、贺岁牛币实行了银行竞标发行,其后至今暂停。


另:纪念币的包装也多次变革,但市场上的假盒假卷仍不断冒头,二羊币、航天币曾大量出现,二虎币也不断有网友披露以面值币混杂作假,连亚克力筒透明包装的泰山都难逃厄运(中间以武夷山币混杂),因此以单枚装帧的全密封卡币发行也显的很有必要了,而且央妈将其定位为纪念功能,给予精美包装锦上添花又有何妨,同时也总比评级公司二次包装更具权威性。现在的金银币开始借鉴卡币形式,如熊猫银币的24节气、亚运银币等,市场反响良好,显示了市场需求。


 


 

图片
图片

温馨提示:内容来源币市快讯旨在分享集藏知识,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