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数字藏品、盲盒“退烧”:曾经有多挥霍,现在就有多克制!邮票发行如何走?

集邮者讯(JiCang.vip),数字藏品在国内还没火多久,随着监管的加强,国内数字藏品巨头之一腾讯幻核已停止发行,并可退款。而这些年,市场大火的盲盒也随着国家监管的加强,销售量大幅减弱。


随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对盲盒销售的商品类型、价格制定、质量把关、销售对象、售后保障等多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而盲盒行业也正在"退烧"。



图片


图片


曾经有多挥霍,现在就有多克制


这个适应于任何一个行业,邮票做为曾经我国最大群体的收藏门类,随着科技发展,邮票使用率下降,随着收藏品类增加,较曾经我国3000万收藏群也在严重萎缩。


而邮票的发展中,对于盲盒,还是数字藏品的玩法,都有借鉴,但没有任何创新,导致邮票发展并没有因为与盲盒或数字藏品结合有更好的发展。


确实少了以邮票为基础的创新方式...无论集邮品盲盒,还是数字藏品,或是集邮周等等活动,只是照猫画虎,缺乏创新。并未对市场更好的导向,反倒影响圈内舆情...


在减量的同时,也拒绝了很多新人预定年票的机会,而开放了集邮盲盒...


图片



但这种方式,真正能吸引多少新人呢?这也是发行量和开放预定的矛与盾...



邮票目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打折和心态,有些人认为打折,收藏更便宜,寄包裹更实惠,但同时有些人认为就应该涨。


客观来讲,市场的涨跌应该完全交给市场,我国邮票最大的问题,就是发行方过度参与市场,干与市场,导致邮票投资、收藏群体萎缩。


其实邮票打折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地方为了完成KPI而给大户内部折扣价征订,如果市场需求少,那么大户都会抛售回笼资金,因此打折的根源是邮票预定制度是主要原因。如果大户全年的邮票都是面值买到的,他们还会打折卖吗?


因此想改变看似简单一句话,但这几十年的预定制度,想改真的过于庞大了...


邮票的发行量的基础,是需要大户来支撑,因此很难会改变...


但同时,科学家九邮票产品册发售的方式,其实也是一大创新!但玩法应该更加透明!


邮票的预定票+零售量+产品册预售量+资料库存=最终发行量,或许这才是最好的方式。


同时,产品册应该限制,同时折扣率内部结算价应该放在8折,给地方2成左右的利润空间,这样破发的概率大大降低,如果给地方过高折扣,地方大量预定,还是会导致崩盘。


这样产品册在预售量定下来后,没有多余的量对市场二次或多次行情造成冲击,这样才会有更多的资金愿意进来。


当然,行情涨跌完全交给市场,发行方挣自己应该挣的钱就可以了,蛋糕要分着吃。这样圈内人的口碑上来,才会滚雪球吸引更多圈外人加入。


央行的普通纪念币就是好的例子,当然别学央行金银币,它和邮票一样的模式...


而央行的普通纪念币的玩法,现在也升级了,央行说普通纪念币是法定货币,但不鼓励流通,这个就不多讨论了...


这次4币1钞的清库存,也是说明了问题,好听的是无论是面值还是上涨的了,还是面值兑换出去。不好听的说,纪念币对于银币来讲,占用库存,不方便流通。


因此如果个人预约不完,就敞开给个人或公司团体。


但这样的做法,是货币的优势,就是纪念币虽然不能真正意义上的流通,但同时也不会破发...


但邮票能清仓吗?


因为很多地方公司也在参与市场,导致早期邮票各地库存应该也不少,这些

邮票应该如何处理呢?如果市场涨的了很好处理,但如果破发的呢,面值根本无法处理掉。


现在只能依靠贴票慢慢的消耗,但邮票还在发行,早期骨折票还没贴票,新票又来了...


因些也这是目前邮票的尴尬现况...无论是邮票今年上半年平均量在680多万了,还是2,3万发行量的金银币,都是因为破发,发行量继续减少,也阻挡不了行情的下行


邮票打折与否,每个人观点肯定有所不同,但从集邮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讲,打折会破坏健康生态...大涨大跌都不好,还是平稳才是最健康的...


当然也不用过度悲观,之前给大家聊过的二维追溯码,是邮票发行方继续加强管控邮票预定的方式,有好多邮友没注意看,说为啥有的邮票没有二维追溯码呢?今年都是试点票,推行预计最早到明年了。


追溯码,对于各省的出入库存有较强的监管作用,就看最终全面推行时的管理方式,之前据邮友反映,配置码枪的部分试点地区,基本没有撕口版了...至于未来有数据,是否继续处罚措施,那就算发行方的力度了。


在集邮周后就是2023年的新邮预定,如果没有更好的改变,仅靠减量的意义已不大...邮票曾经被称为方寸艺术品,就是应该走精品题材+精品设计工艺之路,国家队发行的邮票,不是市场商业收藏品可以比似的...


希望集邮行业,长痛不如短痛,只有改变,才有未来...


今天这篇文章,也是小集最近看到数字藏品短短1年不到的热度大减,再到潮玩盲盒的"退烧",结合邮票行业低迷的感慨。


其实收藏行业的大蛋糕一直在增加,只是品种越多越卷,不损害客户利益,才能有更多的留存率,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而邮票的发行是国家背书的天然优势,还是希望让集邮文化更多正能量的传递下去,而不是天天看到圈内只讨论打不打折...


而解铃还须系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