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欣赏一下“科学家”系列邮票的首日封

为了纪念为了共和国奉献一生的诸多科学家,国家邮政自从1988年开始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系列邮票。
中国邮政将在9月7日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九)纪念邮票一套四枚,随着发行时间临近,其相关邮品也揭晓,就借机欣赏一下这个系列的“总封”.

中国邮政将于2022年9月7日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九)纪念邮票一套4枚。图案分别为刘东生、程开甲、吴文俊、袁隆平四位为国奉献一生的科学家。


随着发行时间临近,这套邮票的“总封”也揭开了面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邮戳以原子符号为创作核心,封图采用设计师李晨的没骨素描技法创作的四位科学家极具标志性的科学成就领域,与封的底色相结合,颇有一种传统水墨画的视觉观感。也可以理解他们的功绩,将永载共和国的史册之中。


在中国发行的众多系列邮票之中,能够跨越三十多年,中间更换多位设计师,在票名之中就明确包含系列序号的系列邮票,“中国现代科学家”系列邮票应该“前无古人”。所以就借这个机会,一起欣赏下之前发行的八组邮票的“总封”:

图片

1988年4月28日,当时的邮政部门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一)纪念邮票一套四枚。分别展现了“地质学家李四光”“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物理学家吴有训”和“数学家华罗庚”四位科学巨匠。邮票由邹建军老师设计,北京邮票厂采用影写版印制。


首日封的邮戳以展开的书本和原子结构为主要符号,封图绘制了四位科学家的形象侧影并与采用浪漫的想象,描绘出科学家们思想天空。

图片

1990年10月10日,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二)纪念邮票一套四枚,邮票展现的是“医学科学家林巧稚”“天文科学家张钰哲”“化学工业科学家侯德榜”和“农学家丁颖”四位科学家。这套邮票由杨昌谷和刘向平共同设计,北京邮票厂采用胶版印制。


首日封上的邮戳,依旧采用原子结构符号为创意,封图则采用写意的手法绘制了一条四色彩虹与上面有四个闪耀的明星,寓意四位科学家是中华民族闪耀的明星。

图片

1992年11月20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三)纪念邮票一套四枚,邮票选取了“ 数学家熊庆来”“微生物学家汤飞凡 ””医学家张孝骞” 和“建筑学家梁思成  ”四位科学家。邮票由魏楚予设计,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采用胶版印制。


首日封的邮戳依旧采用原子结构为主要设计元素,封图则非常具象的展现四位科学家研究的领域。

图片

2006年5月13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四)邮票一套四枚,邮票选择了“林学家梁希”“桥梁学家茅以升”“物理学家严济慈”和“物理学家周培源”四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为表现内容。邮票由李志宏设计,河南省邮电印刷厂采用胶雕套印印制。


首日封的邮戳采用显微镜为主要元素进行设计,封图采用分子结构与相关科学符号为主。

图片

 

 

 

2011年5月25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五)纪念邮票一套四枚,选择了“生物学家贝时璋”“应用力学 航天与系统工程学家钱学森”“石油化工学家侯祥麟”和“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四位名震寰宇的科学家。邮票由陈景异设计,北京邮票厂采用影写版印制。


首日封的邮戳依旧采用原子结构为创作核心,作为首次分图展示的“现代科学家”邮票,封图绘制了四位科学家的肖像与其成就领域的图像。

图片

为纪念当年的“横空出世”五十周年,中国邮政在2014年10月16日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六)纪念邮票一套六枚,邮票依次展现了“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和“计算机科学家王选”六位科学巨匠。邮票由毕建勋设计,北京邮票厂采用影写版印制。


作为一套六枚的邮票,其首日封也是格外的巨大,邮戳依旧采用原子结构符号进行设计,封图则选择首要计算器,台灯等意象与一些火箭,卫星等结合,意图表现出六位科学家为中国国防,航天等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

 

 

图片

 

2016年5月8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七)纪念邮票一套四枚,邮票选取了“地质学家丁文江”“农学家金善宝”“物理学家叶企孙”和“气象学家叶笃正”四位科学大师。邮票由李晨设计,河南省邮电印刷厂采用胶雕套印印制。


首日封以书本和原子结构为主要元素,封图则是采用邮票图案图稿为主。

图片

2020年9月19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八)纪念邮票一套四枚,邮票展现了“应用光学家王大珩”“固体物理学家黄昆”“核物理学家于敏”和“数学家陈景润”。邮票由李晨设计,河南省邮电印刷厂采用胶雕套印印制。


首日封的邮戳采用书本和原子结构为创意核心,封图则选取四位科学家成就符号与邮票齿孔想结合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