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邮票上的篆刻艺术

篆刻作为根植于中国书法的一门艺术,其在千年的演变过程之中,承载了中华民族诚实、重信等美好寓意。
在《中国篆刻》邮票发行前,一同聊聊邮票上的篆刻艺术。

 

中国篆刻是由书法和篆刻相结合的中国古代印章制作技术发展而来,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中国篆刻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典型符号之一,既广泛应用于书画创作,金石题跋之中,又可作为艺术独立欣赏,那么在《中国篆刻》邮票发行前,就盘点一下邮票上的篆刻艺术。

图片

△2022-16《中国篆刻》邮票版式二

在盘点之前,要先声明一下,本文仅盘点邮票画面以篆刻艺术为主的邮票,很多邮票画面之中虽然出现了篆刻艺术形式,但在画面中起到点缀作用,就不计算在内,主要是回避一下某位“盖章狂魔”

图片

盖章狂魔

图片
△来源@幺幺公子微博

中国篆刻的历史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上世纪初在安阳殷墟的考古过程中就发现了印章遗存。
图片

△2013-10《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小型张

在中国邮政发行的众多邮票,出现最早的篆刻艺术是2013年发行的“七邮”小型张上,其中小型张邮票上,分别展示了“迁陵以邮行洞庭”秦简、“从人论报择免归”邮签和“酉阳丞印”的印泥。其中这枚“酉阳丞印”的封泥是在竹简的胶泥之上,类似现在的封条。这不仅表明了其官方书信的性质,更是体现了两千多年前古人对于书信保密性的要求与体现。更主要这枚印泥上的文字,恰巧是由篆转隶的一个过程。

图片

△2012-32《中国审计》邮票(4-2)古代审计

在2012年发行的《中国审计》邮票之中,其中为了彰显中国的“古代审计”过程,出现了在1955年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南宋·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铜印”。这件官印方形短矩形手把,铸于建炎四年二月,就是宋高宗因金兵南下,出奔东海返回越州之前所铸,极罕见。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为避高宗赵构讳,将诸军诸司专勾司改名为诸军诸司审计司。这也是我国第一次以“审计”命名的专职审计机构,所以邮票要有所反映。

图片

△1996-21《西夏陵》邮票(4-1)陵台

既然说“宋印”,就不能不说一下与两宋共存的西夏王国,其在生存繁衍过程之中,根据汉字的笔画演变创造出一种酷似汉字的“西夏文”。这种文字当年在西夏境内流传,属于一种保密级别很高的文字系统,具有一定的防间谍性质。但是在蒙古铁骑的面前,随着王朝的覆灭,成为一种“死文字”,辨识都很苦难,更不要说是诵读。1996年发行的《西夏陵》邮票,其中第一枚为陵台外景,背景上出现了八枚西夏文印,其采用九叠篆的治印方式,翻译过来为“首领”之意。

图片

△1997-13《田黄石雕》邮票

上文说要回避“盖章狂魔”,但真是回避不了。因为当年乾隆自己编撰的印谱《乾隆宝薮》记载了有1800余方印章,即便经历了清末的散佚,但是现在故宫仍保存了1000多方乾隆印章。所以在展现“石帝”——《寿山石雕》的邮票时候,其小型张就是著名的乾隆链章。其是由一整块田黄石料,采用活环工艺雕刻,分别雕琢了“乾隆宸翰”“乐天”“惟精惟一”三枚印章。

图片

△2004-21《鸡血石印》邮票

说完“石帝”的田黄石,接下来就是著名的“石后”——鸡血石。邮票取材于现珍藏北京故宫的两枚昌化鸡血石---乾隆的"乾隆宸翰"和嘉庆的"惟几惟康"。两宝玺分别随形雕刻池塘荷花小景和云龙图形,印文均为篆书,是历代皇帝宝玺中雕制最精美的作品。

图片

△T98《吴昌硕作品选》邮票(8-8)篆刻

1984年发行的《吴昌硕作品选》邮票,吴昌硕曾说过:“少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这充分说明了篆刻治印在他艺术生涯中的地位。他治印能自出胸臆,其章法极其考究,刀笔极苍劲浑厚。邮票第八枚选用了吴昌硕的两方印章 ,这是由吴昌硕的高足,著名国画家王个筷亲自选定的。上一方采用了吴昌硕49岁时所作的“美意延年”阳文篆刻,下一方选用了吴昌硕45岁时所作的“乘长风破万里浪”阴文篆刻。吴昌硕每作一印,必须静坐默想,反复构思,在心有所得时,然后起稿,又再三修改至完全满意,方临摹到印石上。观赏邮票上的这两枚印章,我们可以领略到吴 昌硕印章里面有刚健与柔和、古拙与工巧,放纵与收敛,遵循法度与突破常规相互统一的绝妙意境。
图片

△纪61《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邮票(2-2)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1960年7月发行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邮票,其邀请了周令钊、钟灵、陈若菊和邵柏林四位设计师设计,其中第二枚“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就是邀请了徐之谦先生制印。
图片

△J39《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邮票

在1979年召开的第四次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其中第二枚的主题依旧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在保留之前篆刻艺术的同时,背景结合了工农兵元素与繁华的结合,不仅体现了文艺作品要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更突出了节日的欢庆,被当时的海内外誉为“一套体现了中国篆刻艺术的精美邮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之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符号,篆刻已经从一种单纯的文化艺术,成为中国向世界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