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的时候,邮市就进入一年一度的“歇夏期”。那么到底什么是“歇夏期”呢?“歇夏期”一般说的是因为邮票主要是现货交易,在夏天炎热的天气下点验邮票时品相容易受到损伤,所以不宜进行交易。当然,夏天天气通常比较炎热,无论是邮商、集邮者还是投资者,都选择在凉快的地方避暑,参与邮票交易的人就大大减少,从而造成邮市相对低迷。
北京马甸邮票钱币市场
要说“歇夏期”的由来,自然与邮市的起源和发展有关。我们都知道,邮市起源于露天邮市和公园邮市,当时都是露天交易,所以在夏天相对炎热多雨的天气下就自然而然
后来,邮市已经发展成为正规军,但是“歇夏期”的心理作用却一直延续了下来。即便在现在这个时代,邮票可以在微信、网站、App、小程序等多个途径进行交易,但“歇夏期”却像一个魔咒一样挥之不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席勒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席勒曾经提出过一个市场心理学模型,他说经济被心理因素的存在而影响着。当市场出现轻微的波动时,人们心理会产生微妙的变化,而大多数市场都有炒作预期的成分,于是集体性地担心出现市场下跌,那么市场就出现了“自我实现”的功能,即在心理作用下实现和满足了“心理预期”。
这种心理作用不仅作用于邮市,也作用于其他市场。以股市为例,我们都知道在香港股市有一个传说中的“丁蟹效应”。1992年,香港播出了由郑少秋、刘青云、蓝洁瑛、周慧敏、郭蔼明、刘松仁、李丽珍等人主演的电视剧《大时代》,讲述了由郑少秋饰演的丁蟹,经常在股票市场的熊市中借着抛空恒生指数期货而获取暴利。其时正好香港股市暴跌,股民损失惨重。从此以后,但凡有郑少秋主演的新作问世,恒生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叫苦连连,就给这个效应取了一个名字,叫“丁蟹效应”。据不完全统计,“丁蟹效应”自诞生之日起,应验次数高达三十多次。
香港电影《大时代》
例如,1992年10月5日 《大时代》 播出后恒生指数一个月内跌幅曾多达1283点(20.6%);1994年10月,郑少秋主演的 《笑看风云》 播出,之后恒生指数一个多月内跌幅曾多达1976点(20.5%);1995年 5月,郑少秋主演的《香帅传奇》《男人四十一
那么,这个“丁蟹效应”到底是不是百分百应验呢?也不完全是。
2015年,TVB星河频道决定重播《大时代》。当时,这一决定引发了很多反对的声音,尤其是股民担心《大时代》重播会造成香港股市应验下跌。结果,40集的《大时代》重播自第一集始到第四十集终,港股顶住压力,创下七年来新高。至此,人们这才相信丁蟹效应可能已经失灵。
相信邮市的“歇夏期”也是一样。相对清淡的成交与很多因素有关,与人们的心理作用和心理预期也不无关系。什么天气炎热、不易保存都是说辞而已,如果有人开着直升机撒钱,就是天气再热也会有人排队领赏。要打破“歇夏期”的魔咒,市场需要的是信心的恢复和力量的积蓄。
待到金风时节,回首来时路,我们或许会发现,原来每一个过往,都是通往收获的必经之路。时值七月,又是一年毕业季。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赠送了即将踏入社会的莘莘学子一首词,这就是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词也可以赠与邮市的每一个参与者: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