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回忆为邮票设计家赵顺义举办作品藏友沙龙的往事

图片

202276日,是我国著名邮票雕刻家、设计家赵顺义先生的百天祭日。


我与赵顺义先生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友谊长达30多年。他的突然逝世让我感到非常震惊。我们之间的交流仿佛还停留在昨天。

赵顺义1970年初到邮票发行局邮票设计室开始学习邮票雕刻技术,从事邮票雕刻工作,与姜伟杰、阎炳武、呼振源、李庆发成为新中国第二代邮票雕刻师,被称为“邮票雕刻五剑客”。他雕刻的第一枚邮票是1980312日发行的T.48《植树造林 绿化祖国》邮票的第4枚“厂矿绿化”。其主要的雕刻作品有T.65《中国古代钱币(第一组)》、T.71《中国古代钱币(第二组)》、T.80《癸亥年》、T.75《西周青铜器》、T.84《黄帝陵》、T.96《苏州园林—拙政园》、T.100《峨眉风光》和J.124《林伯渠同志诞生一百周年》及普21《祖国风光—台湾半屏山》邮票等。


1985年,他因工作需要调离邮票设计室,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但没有停止邮品设计。1992年,他调入中国集邮总公司。在此期间,他设计的作品有WZ14《中国参加意大利里乔内第三十五届国际邮票博览会》、WZ40《中印集邮展览纪念》、WZ44《中国邮票展览·墨西哥》、WZ69《中国参加韩国1994年世界邮票展览》、PFN-10《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展览纪念》、PFN-62《毛泽东同志“一定要根治海河”题词三十周年纪念》和《祝贺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展览》《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纪念封等。


20世纪80年代,我作为年轻的集邮爱好者经常跑到位于和平门的中国集邮总公司7楼的邮票设计室,向邮票设计师们请教邮票知识,听他们讲邮票设计中有趣的故事,当然也少不了请他们为我的邮品签名。那时,我同邮票设计室的多位老师都比较熟,成为忘年交,建立起长期的友谊。


我同赵老师较频繁的接触主要是在近些年,一是我参与全国纸品收藏联盟筹备成立邮品委员会,并出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在北京报国寺收藏市场策划、组织了多项大型的集邮活动。二是因为赵老师为人诚恳热情,非常热忱地支持我们组织的集邮活动。赵老师家住在北京广安门附近,步行就可来报国寺,只要有时间,他都会积极参加我们的活动,可以说是有邀请必到场。(请到邮局订阅《中国集邮报》,邮发代号:1—164)我们经常在一起聊集邮活动,谈邮票雕刻工艺,回忆往事。


2017年,静雅斋邮票公司入驻报国寺,成立中国邮品馆,相继组织了两届“报国寺全国集邮品交流交换活动”和“中国邮票设计家作品藏友沙龙”。每项活动都产生了较好影响,也得到广大集邮爱好者的认可,其中“集邮品交流交换活动”还被评为“北京市十佳集邮活动”。

图片

2019年,我策划举办赵顺义老师的个人作品藏友沙龙,拟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把这位老邮票设计家一生的作品进行个小结。我清楚地记得2019年春节后,我邀请赵老师来报国寺,商议活动事宜。他听后非常高兴,乐呵呵地说:“当然好啦!这也是我长期的一个心愿。”在筹备过程中,我与他多次深入沟通,从纪念封设计选用的邮品到图案的摆放形式、位置,从入场券照片图像的选用到色彩的调整,赵老师对每一个细节都认真对待,决不马虎。

图片

图片

活动举办前夕,我拿着设计印制好的贴有T.48《植树造林 绿化祖国》和T.100《峨眉风光》邮票的纪念封,请赵老师签名时,他惊讶地说:“这2枚票你也有?贴用成本多高啊!”我忙说:“我查了一下资料,T.48《植树造林 绿化祖国》应该是您雕刻邮票的处女作,而T.100《峨眉风光》应该算是您的经典代表作。我也很喜欢《峨眉风光》这套邮票,设计精美,雕刻细腻我特意选用这2枚邮票贴在纪念封上,主要是考虑非常有意义,至于成本那不是主要的。”


赵老师对这枚纪念封的设计和选贴的邮票十分满意,认为纪念封背面关于他的简介也很客观,今后当成“名片”送给朋友非常好。他提出,能否多给他一些纪念封?因纪念封的印量非常有限,主要是用于活动和实寄给各地提前预订的集邮爱好者。于是,我对赵老师说:“如果您需要的数量较多,可以给您加印,邮票仍贴用您喜欢的《峨眉风光》。”赵老师听后会心地笑了,说:“那当然好啦。”

 

“中国邮票设计家赵顺义作品藏友沙龙”在报国寺中国邮品馆开馆一周年之际,于2019520日上午在报国寺中国收藏会馆举行。一个6米、2米的宣传广告牌,醒目地立在报国寺收藏市场进门最明显的位置。活动现场一侧的展柜中整齐地摆放着赵老师雕刻的全部邮票的大版票,以及他设计的各种纪念封,参加活动的邮人纷纷驻足欣赏,连连称赞。邮学泰斗孙少颖为活动题词,著名集藏家刘格文将军以及来自北京和外地的集邮爱好者数十人参加了活动,零距离聆听赵顺义讲述邮票设计、雕刻背后的故事。近2个小时的活动中,赵老师谈笑风生,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与藏友共同分享邮票设计、雕刻的体会,面对面回答邮友提出的问题,并为邮友签名留念。当我宣布活动结束后,仍有邮友围上来问这问那,他笑呵呵地一一给予解答。

图片

这次活动超出预期的效果,不仅在国内产生了较好的影响,而且也受到了海外集邮人士的关注.赵老师在微信中收到了国外一些朋友的点赞和好评。


如今,这些美好的画面永远地定格在了记忆中,这些精美的邮品将成为永久的珍藏。


谨以此文寄托我对赵顺义老师的思念之情,愿他在天堂继续讲述邮票的故事。


来源:中国集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