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姑苏繁华图》邮票推出了特供长卷版邮票折(图1),由于其发行量小、售价低,且构图精美、设计新颖、印刷精致,深受广大集邮者青睐,但就其命名问题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自2014年开始,中国邮政为配合重点邮票选题,并满足集邮者的收藏需求,开发了名为“长卷版”的特供邮品,以《长江》(图2)为龙头,随后又推出了《黄河》《长城》《千里江山图》《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4款,均受到邮人的热捧,其市场价格也居高不下。尤其是《长江》《黄河》《长城》《千里江山图》这4款“长卷版”,充分利用了长卷的优势,将一幅幅震撼壮观的画面以全景的形式充分展现,大气磅礴,气势不凡,给人以唯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邮市。“长卷”是其独有的韵味,也是讨巧的焦点。但除了供不应求,长卷不易摆放和保存的问题也困扰着集邮者,形成了美观和现实的矛盾。2021年发行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供长卷邮票由于自身邮票枚数太多(20枚),规格也不小,再用长卷的形式恐怕很难实现,故采用了邮票折页的形式来展现,但仍用长卷版命名,自此集邮者对“长卷版”也就有了不同的见解。
此次《姑苏繁华图》长卷版邮折实际上是延续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长卷版邮折的表现形式,仍采用邮票折页,并未完全展开,但其全套邮票只有6枚,若采用《长江》《黄河》的长卷形式来表现也未尝不可。实际上,这种布局与2011年发行的《八十七神仙卷(局部)》邮票小本票(图3为其封面、封底,图4为其打开的内页)的构图方式倒是极为相似,两种相同的表现形式,却冠以不同的命名,令人困惑。
细细分析,《长江》《黄河》《长城》《千里江山图》邮票均为全套9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邮票为20枚,均是套票单版式构图,同时发行了特供长卷版,而《姑苏繁华图》与《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均为套票多版式构图,《姑苏繁华图》长卷版邮票折与《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小本票也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孪生兄弟”,只不过小本票是常规邮品,而长卷版是特供邮品。
从概念上讲,小本票的定义明确而规范,而长卷版邮票只是近年来衍生出的一种特供邮品,虽然也属于正规发行,但目前尚未有权威定论。所谓长卷版,顾名思义,就是将一套枚数较多的邮票按顺序依次排开,形成一幅长卷图画,便于欣赏,也为邮人增添了特殊的藏品和集邮乐趣。小本票一般以单枚多套、多枚单套或多枚多套邮票的形式构成,《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小本票是个创新,但因发行时间早,当时还没有长卷版的概念,因此定义成了小本票。
因此,笔者认为,将《姑苏繁华图》的特殊版式命名为长卷版,也似有不妥。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特供邮品,虽然冠以“长卷”的名称,却失去了“长卷”的真实内涵,似乎命名为小本票更合适。
作者:杨照东
请到当地邮局订阅《中国集邮报》,邮发代号:1—164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