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枚卷拆原光品相的建行币,价格不过也就3500左右,封装一下价格就翻了7倍?到底特殊在哪了呢?

▲卷拆原光品相的建行币
等看到第二张图时一下就明白了,多了样币两个字“身价”就上去了。

▲带有“样币”字样的建行币
有朋友们会问:这俩字这么值钱吗?
样币是指作为设计建议但最终未正式发行的货币,类似邮票中的未用稿。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和人民币或纪念币同样的材质、工艺、流程,并具有相同特征的钱币。
但表面会印有“样币”字样,以便于和人民币或纪念币区分。

▲硬币中的“样币”字样
既然样币和人民币(纪念币)的工艺材质一样,有藏友会觉得:反正大家都一样,拿着花应该没问题吧?
在《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样币管理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样币不具备货币职能,禁止流通和买卖样币。

▲新版5元纸币样币,右侧明确写着“样币禁止流通”。
由于样币是未正式发行的,它的铸造量、印造量都非常少,更别说能留存下来的了。收藏讲究的是“物以稀为贵”,所以样币在市场上是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的。
第一届女足锦标赛纪念币套装样币,能够拍到6500元以上!

一枚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样币,也被拍到了万元以上!而普通的广西三十周年纪念币,好的品相不过才100元左右。

央行并没有正式发行过样币,那它们是怎么流入市场的呢?
这就不得不从1998年那个冬天说起了
。1998年12月央行开始机构大改革,工作人员进行大幅度变动,在样币的管理就会上出现空隙和漏洞。一些地区银行里,对样币的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在内部职位调换期间,很容易造成样币的流失。
一直到2006年颁布了《人民币样币管理办法》,这种流失的情况才算被控制住。在市面上就看不到新版的样币了。
我们收藏人民币或者纪念币,是因为它们是一段是那个时期政治、经济、历史和人物风情的见证者,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研究意义。样币虽然没有流通,但也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至于它们值不值得这个价值,这就是见仁见智了。在收藏过程中,要选择喜欢的藏品,量力而行,理性收藏哦~
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