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中国集邮报》有着特殊而又珍贵的缘分,我曾经拥有多份《中国集邮报》创刊号,直到现在也还珍藏着不同形式的3份创刊号。
记得1992年6月8日,我和妻子在老家安徽宿州喜结良缘,走向人生新的起点。次日上午乘坐火车返回安徽淮南时,我像往常一样趁着在安徽蚌埠站转车间隙,匆匆来到距车站不远的蚌埠市集邮门市部转一转。快到时,远远的我就发现集邮门市部门外的宣传窗前人头攒动,人们纷纷看向宣传窗内,还不时地议论着。喜欢看热闹的我三步并作两步,走向前去想看个究竟。原来里面张贴着当年5月13日和6月3日出版的两期《中国集邮报》试刊号,我不禁眼前一亮。就在这时,时任蚌埠市集邮公司经理兼蚌埠市集邮协会秘书长吕维邦来到人群中告诉大家,《中国集邮报》7月1日就要正式创刊了,欢迎大家踊跃订阅。他还不忘提醒大家已经快到6月中旬了,要订报的话就要抓紧时间了。
《中国集邮报》创刊是广大集邮爱好者盼望已久的事。事不宜迟,我随即返回车站乘火车回到了淮南。下车后没有顾得上回家,而是直奔洞山邮局报刊门市部,直接跟营业员说我要订阅《中国集邮报》。营业员则不慌不忙地对我说:“小伙子,你别急,你先把半年的报纸钱交给我,订得上订不上要到下个月才能知道。”原来营业员尚未接到通知,她之所以知道《中国集邮报》的邮发代号、订报费用,还是比我早到的其他心急的集邮爱好者告诉她的。我激动地告诉营业员:“刚才我在蚌埠市集邮公司看到《中国集邮报》试刊号了,7月1日创刊的消息千真万确!”随即毫不犹豫地交了钱。回到家中的我天天盼望着7月快点到来,7月3日下午,我下班路过洞山邮局,便进去询问《中国集邮报》的消息。刚走进报刊门市部,营业员就笑着对着我说:“小伙子,你订的《中国集邮报》来了!”见有零售,我又买了两份。当时高兴的心情直到现在都难以用文字表达出来。回到家中,我把《中国集邮报》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又把买来的两份创刊号装入信封,贴上邮票,第二天到邮局分别寄给了老家的两位邮友梅喦、赵淮强,提醒他们抓紧时间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
自此,我每周一次到洞山邮局取《中国集邮报》。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在当年10月发生了,我连续几周跑邮局,次次空手而归。营业员告诉我说,由于报刊台汇总时漏报数字的原因,10月的《中国集邮报》泡汤了,虽然数字已经补报上去,但缺报能否补齐还很难说。后来10月的4期报纸邮局只给补上了后面的两期,缺少的另外两期《中国集邮报》我只好请邮友帮我复印了一份。复印的报纸虽然不影响阅读,但夹在报纸中看着很不舒服。次年《中国集邮报》刊登了出售合订本的信息后,我立即汇款购买了一本。由此,我拥有了第二份《中国集邮报》创刊号。
2002年7月,为庆祝《中国集邮报》创刊10周年,《中国集邮报》编辑部特别推出了“《中国集邮报》创刊10周年纪念”特刊,其中再版了《中国集邮报》创刊号,还重印了第1期和第2期试刊号,让我拥有了第3份《中国集邮报》创刊号。
今年7月1日,《中国集邮报》即将迎来创刊30周年的喜庆日子,我和妻子也将庆祝我们的“珍珠婚”之喜。可以说,我是《中国集邮报》30年发展的见证者,《中国集邮报》也是我幸福婚姻、美满家庭的见证者,我会像爱自己家庭一样,永远热爱着《中国集邮报》。
作者:王光珉
来源:中国集邮报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