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邮市上,发行量和题材都是影响邮票未来升值空间的关键因素,那么到底哪一个是影响价格的首要因素呢?
下面就结合近年来邮市的走势,简单来说一下:
结合目前邮市表现,总的来说,还是邮票的发行量占主导,最典型是1978-1980年发行的小型张。当时的发行量都在10-25万,本着物以稀为贵的原则,自然升值不少。

1979年的“爱科学小型张”凭借10万的地量目前市场均价上升到11000多元,由此可见这样大的升值幅度自然是与其稀少的发行量分不开的。
但在同一时期,由于题材的不同,也会造成某些题材好的、发行量相对大的品种升值较多,而某些量较小的、但由于题材不热门价格反而低,下面看几个例子:


T39 五业兴旺 VS T68紫貂
“五业兴旺”发行于1979年,发行量400万,“紫貂”发行于1982年,发行量268.16万。目前的市场交易均价为72元和45元。
明显发行量略大的五业价格高很多,这很明显就是题材造成的,五业兴旺具有浓浓的计划经济气息,设计有文革票的气质,属于热门题材,而紫貂则是不温不火的动物题材,价格自然低了不少。


T43 西游记 vs T50 风筝一
这两套票发行日期较为接近,西游记发行于1979年12月1日,风筝发行于1980年5月10日,仅差了半年多。发行量西游记150万,风筝100万。100万的量是我国邮票的最低量了,但目前的市场交易均价为468 vs 230。
风筝的价格比西游记少近50%,尽管二者的发行量相差不多,而且风筝还少了50万,但为何西游记能更胜一筹呢?究其原因就是“西游记”的题材太好了,四大名著题材受欢迎程度绝对好于风筝这种民俗题材。
尤其是2000年以后的产品册让“西游记”更是成为热点,消耗巨大,而风筝只是拖发行量较量少的福,目前的市场价格也不算低。


J44M 四运会小型张 vs T89M 簪花仕女图小型张
两者的发行量相差不少,四运会小型张的发行量仅20万,后者103万。市场交易均价对比为 700vs1500。
四运会发行于1979年,仕女图为1984年。显然四运会小型张更少一些,而仕女图的量是其5倍还多,论存世量也该是四运会少得多。但价格偏偏是簪花仕女图高了不少。
这也是题材的缘故,簪花仕女图为古代名画题材,具有产品票特性,一直属于热门题材。而体育题材则是相对冷门。何况四运会小型张设计的规格太小,就像一枚大一点的邮票,实在让人爱不起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邮市中邮票发行量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只要量少到一定级别,那么价格一定不会低。如1995年的《桂花》无齿小全张,仅56.7万的量,至今仍550多元的高价。但如果题材和设计也能好一些,那价格能够更高一些。
然而我们必须要清楚邮票的题材和发行量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以近几年发行的新邮为例,有很多题材虽然不错,但发行量太大,又几乎没有消耗,还是很难长起来。
而新邮由于发行量都差不多,基本上都在1000万以上,能否升值比拼的就是题材,而那些题材不好的就只能沦为打折票了。
本文摘自收藏有叮咚
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