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万寿邮票的制版,印刷,用纸,用色

   万寿邮票的印刷在《费拉尔手稿》中有具体细致描写。

   根据费拉尔手稿,万寿邮票的制版工作用了38天,印刷用了27天。


一 制版

   从11月14日海关造册处的发行通知推算,万寿邮票的制版工作最迟在9月上旬就开始了。

   费拉尔手稿称,全部制版、印刷、刷胶和打孔工作都由他指导和监督。


 《费拉尔手稿》比较详细地记录了万寿邮票的制版和印刷过程:

   万寿邮票采用的是平版石印印刷工艺, 9种面值的邮票共制9块印石,印石规格为609.6x558.8x101.6毫米,大小与印刷用纸规格相同,是购自上海的二手货。

   9块印版的准备工作, 包括照相和转印,费时38天。印版制成后即被锁起来,直至正式印刷。

   一、二、三、四、五、六分银邮票为20枚一格,每版12格,即每块印版可一次印刷240枚邮票。

   九、十二和二钱四分银邮票为25枚一格,每版6格,即每块印版可一次印刷150枚邮票。


二 用纸

     印刷用纸使用了带有太极图水印的纸张(仍应为英国制造),共使用17令零42张。


三 用色

    颜料是Kast & Ehinger生产的干(粉末)颜料,通过其在上海的代理商购买,配制工作在上海完成。

   万寿邮票的刷色,下表对比列出《费拉尔手稿》和《马氏国邮图鉴新编增订本》的不同描述,并将吴乐园、陈兆汉的描述附注于后。

图片

 

四 印刷 

    手工印刷费时27天。

   为了不打乱造册处的办公时间,印刷安排在每天上午6: 00—9:30,下午5:00-9:00; 星期日从早晨至下午4:  00。


   费拉尔亲自监督和指导装版、调色和印刷等每一道工序。


   印好的整张邮票,晾干后交造册处,开具收据并锁入保险箱。

   印刷用纸保管手续严格。所有印样使用的均为非常薄的白纸或中国纸(俗称香烟纸,目的是其背后无法刷胶)。


  在印刷全部近200万枚邮票中,只有195枚是印脏或撕坏的废品,这些废品 均由造册处税务司销毁并留有记录可査。


《费拉尔手稿》所记的以上资料,给人的印象是费拉尔有意特别强调邮票印制过程中手续严格,不会出错。这或许正是他心里有鬼的表现。

图片


    印版用完后即交造册处保管,据1895年1月3日费拉尔的一封信中称:“印石已经抹去,看来不会再添印了。”

  上述制版和印刷工作应该是在海关造册处印字房完成的, 而邮票的刷胶和打孔,费拉尔记载“是在此由一个中国承包人在设计者的监督和指导下完成的”。  

    据1905年邮政事务报告的附录,此人很可能就是与费拉尔关系密切的上海印刷商叶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