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2026年新邮预订新政正式落地,叠加2025年新邮发行 “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的鲜明特征,业内对明年新邮市场的预判逐渐清晰:2026年新邮发行的整体规模大概率将与2025年保持一致,即便个别邮票品种的发行量可能因题材、市场需求等因素出现细微调整,但从全年发行总量来看,两者间的差距将十分有限,市场运行的稳定性有望得到延续。
	从具体发行维度来看,2026年新邮的规模特征可通过2025年及近年数据的趋势性变化进一步预判。首先是计划发行套数,近年年均计划套数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格局,核心变量仅在于临时增发邮票的数量。由于临时增发品种每年 “或多或少”,且缺乏规律性激增或锐减的迹象,这一因素对2026年总体套数的影响将维持在常规范围内,难以引发整体规模的大幅变动。
	其次是套票发行量,2025年的数据已清晰展现出 “止跌企稳” 的特征。2025年套票发行量最低为420万套,主流区间集中在450万套、470万套,而后续公布的11月9日发行《第十五届运动会》纪念邮票,发行量更是达到500万套。这一数据序列明确表明,2025年套票发行量并未随时间推移继续刷新低点,反而呈现小幅回升的态势,为2026年套票发行数量奠定了 “稳中有基” 的基础,大幅减量的可能性极低。
	小型张的发行量变化则呈现出 “阶梯式调整后趋稳” 的轨迹。2023年小型张发行量总体维持在600多万枚的水平,2024年出现 “断崖式减量”,最低降至 500万枚,最高也仅530万枚;近2025 年,小型张发行量进一步微调,最低为 470万枚,主流规模仍围绕500万枚波动。从2023-2025年的调整节奏来看,小型张发行量已完成两轮显著减量,当前规模已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2026年继续大幅压缩的空间有限,大概率将维持在470 万 - 500万枚的区间内,与2025年水平基本衔接。
	小版发行量的 “稳定化” 特征更为突出。2025年之前,小版发行量呈现 “挤牙膏式” 逐年递减的态势,从95万版逐步降至90万版,再进一步减少到80多万版;而2025年小版发行量实现 “整齐划一”,全部固定为69.3万版。这种从 “渐进减量” 到 “固定规模” 的转变,意味着小版发行已找到当前市场供需的平衡点,2026年大概率将延续这一标准,发行量出现大幅调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市场对部分关键发行量品种的关注度仍有提升空间。例如套票中发行量450万套左右的品种、小型张中500万枚左右的品种,其当前市场走势与价格变化尚未引发广泛重视。但从长期视角看,一旦邮票市场迎来根本性好转,这些处于 “主流发行量区间” 的品种,有望凭借供需结构的合理性展现出更强的价值弹性,成为市场回暖过程中的重要支撑。
	对于2026年新邮预订新政,其核心意义在于为邮票市场释放了积极的治理信号。新政作为一项综合性举措,并非单一维度的调整,而是涉及预订机制、发行节奏、市场引导等多方面的系统性优化。不过,新政的效果释放需要时间沉淀 —— 具体实施办法的落地、市场参与者的适应、供需关系的再平衡,均需经历一定周期才能逐步显现成效。因此,市场各方需保持理性预期,避免 “拔苗助长” 式的急于求成,以耐心和长期视角看待新政对市场的积极影响。
	文中观点来自互动论坛作者投资未来
	文章内容仅供分享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本平台最终观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