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套票超发200多万,新邮年年打折,崩盘的前景越来越近

在邮票市场,似乎总有一种不变的旋律:新邮年年打折。
 
今年,《数学之美》这一套邮票的发行量公布为625万张,虽然比上一套有所减少,但依然远超市场的真实需求。
 
邮商们明知道如此巨量的邮票会导致价格打折,却依然我行我素地选择了这一策略。
 
换句话说,每年的“超发”已经成了惯例,而打折的结果也早已预示着这一市场的未来趋势。
 
发行量过高,价格崩塌已成定局
 
今年的《数学之美》一套邮票在保持较大发行量的前提下,依旧注定了价格将不可避免地打折。
 
 
理论上,发行量控制在400万左右才能保证价格的稳定,然而如今这一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界限。
 
发行方选择过度发行的背后,是为了短期利润最大化,但这种行为无疑忽视了邮票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
 
我们不禁要问,邮票市场在这种乱象之下,能否保持健康发展?
 
发行方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危机
 
在邮票市场,发行方似乎更看重的是眼前的短期利益,而不是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每年过度发行的邮票,虽然保证了他们的利润,但是却导致了价格一再下跌。
 
邮票的稀缺性被丢弃,市场充斥着大量“滞销”的产品,最终的结果无非是恶性循环。
 
为了方便大家交流和讨论,我们特别成立了邮票俱乐部群。大家可以识别下方的二维码加入。
 
 
另外,欢迎大家点击下方的名片,关注【邮币世界】公众号,我们会在上面提供更聚焦的集邮信息。
 
邮票市场中的买家和收藏者并不傻,他们能迅速察觉出其中的泡沫。
 
最终,价格崩盘的局面几乎已成必然。
 
价格打折,市场信心崩塌
 
每年打折的邮票和频繁的超量发行,使得新邮市场逐渐失去了以往的吸引力。
 
最初,邮票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艺术收藏品,能给收藏者带来无穷的乐趣和价值。
 
然而如今,过度的市场化和商业化,已经让邮票从一种有价值的文化载体,逐渐变成了供需失衡、价格扭曲的商品。
 
 
随着这些变化,收藏者的信心逐渐消失,邮票市场正在走向衰退的边缘。
 
邮票市场的未来:一个值得深思的警钟
 
邮票市场的未来究竟会如何?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打折和超发的局面可能会让邮票市场陷入更深的危机。
 
而这一切的根源,或许正是发行方眼中短期的利益驱动。
 
他们选择忽视邮票作为文化传承和艺术收藏的价值,一味地追求销量和利润,最终可能会让这个曾经充满魅力的市场走向彻底崩盘。
 
总的来说,邮票市场的过度发行和价格打折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我们不禁要思考,这样的恶性循环是否能够停止?
 
未来的邮票市场,又是否会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对于收藏者来说,等待的恐怕不仅仅是邮票价格的“回归”,更是一个行业未来的转折点。
 
另外,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右下角点赞和点在看支持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