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圈里,有一个令人费解的规定:每当新的邮票发布,集邮网点必须将整版邮票撕开才能进行销售。
无论是大版还是小版,都面临这种拆开销售信条。
这个规定早已成为了集邮者的“常态”,但却没有人能够清楚指出这一行为的背后动机,甚至连邮政部门是否明确规定过都无从考证。
规矩背后的荒诞
这一做法看似是为了防止囤积邮票,但实际上,市场情况早已发生变化。
现如今,邮票一经发行便迅速跌破面值,很多人已不再会以面值购买收藏邮票。
尤其是在每年发行的生肖邮票中,数量大、销售时间长,照理说不至于采取这种“撕开”方式。
即使如此,整个邮票行业仍然按照“破大版”的模式运营,试图在销售时让这些票尽可能地“分散”,然而,现状却不尽人意。
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利益链条?
面对市场上普遍的“撕大版”做法,许多人开始质疑:这一规则真的有必要吗?答案或许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
事实上,邮市上,购买到完整大版邮票并不容易,许多集邮者需要通过特殊渠道或者提前预定才能得到完整大版,而这些渠道似乎只对某些权力阶层开放。
为了方便大家交流,我们特别成立了邮票俱乐部群。大家可以识别下方的二维码加入。
另外,欢迎大家点击下方的名片,关注【集邮知识】公众号,我们会在上面提供更聚焦的集邮信息。
一些基层机构或许早已将完整的大版邮票转手给邮商,再以高价回流市场,这种现象正加剧了市场的不公平,甚至使得集邮者成为了市场中的“弱者”。
市场化改革,才是正道
既然打折邮票已成为市场常态,为什么不放开销售渠道,让更多的集邮者能够公平购买到完整的大版邮票呢?
通过大数据的支持,邮政部门可以轻松掌握各地邮票的需求量,调整供应策略,确保市场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大版邮票的销售并非不可触及的禁忌,完全可以在合理的框架内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调整。
为什么不放手一搏,让集邮者得到更多实惠,邮政部门也能通过长远的健康发展收获更多利益呢?
结语:从“荒诞剧”走向市场化
大版邮票撕开销售的现象,背后隐藏的不仅仅是一些过时的规则,更有一种市场的权力分配不公。
面对这个荒诞的局面,是时候让集邮行业走向市场化、规范化,让每个集邮者都能公平地参与其中。
如此,才能让这一行业重新焕发活力,迎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你认为,集邮市场能否在未来突破现有困境,找到一条真正有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呢?
另外,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右下角点赞和点在看支持我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