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票打折的现象已经成为集邮界的老大难问题,几乎每个集邮者都感同身受。
这种情况从1992年开始,打折几乎成为邮票市场的常态。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近年来即使邮票发行量逐步下降,打折的幅度也仍然触目惊心,最低时甚至跌到了四五折。相较于美国等其他国家,邮票市场的价格相对稳定,几乎没有大规模打折的现象。这不禁让人疑惑:中国邮票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难道真的没有挽救的办法了吗?中国邮票为何频频打折?
要探讨中国邮票打折的原因,首先要了解当前邮票的销售方式与市场结构。当前中国邮政对纪特邮票的发行量虽然逐年减少,但由于邮商与大户的打折预订仍然存在,导致市场供大于求。邮商手中握有大量打折价邮票,为了尽快套现,便在市场上以低于面值的价格抛售,进一步加剧了邮票市场的价格崩盘。与纪特邮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普通邮票的价格相对稳定。这主要是因为普通邮票的销售渠道相对单一,并且没有打折预定给邮商的情况发生。因此,即便有少量打折,普票的市场价格仍然能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不仅如此,邮票使用范围的局限性也是导致打折的一个重要原因。与美国等国家的邮票广泛应用于信件、包裹、贺卡等不同,中国邮票的使用范围相对狭窄。除了信函,邮票在快递包裹中应用有限,导致市场上邮票需求不大,进一步压低了价格。如何挽救中国邮票市场?
面对中国邮票市场的持续打折现象,许多人不禁发问:难道真的没有解决的办法了吗?其实,解决中国邮票打折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首先,继续减少发行量,尤其是冷门题材的邮票。目前中国集邮市场的活跃人数已大不如前,邮票发行量应该与实际需求挂钩。建议将纪特邮票的发行量直接降至150万左右,这样的数量可以更好地匹配当前市场需求,避免因过量发行而导致的市场崩盘。其次,改变邮局的结算方式,取消打折预订。
邮票预订时禁止打折销售,禁止邮局以赠品形式诱导预订。邮政部门应该按照实际预定量来确定邮票的发行量,并适当高出20%-50%进行零售。如果发行方能够严格控制邮票的批发数量,杜绝邮商手中的打折价邮票流入市场,打折现象自然会得到遏制。第三,调整邮政政策,杜绝“割韭菜”行为。
当前市场上各种附带产品与邮册泛滥,占据了大量资源。如果能够精简这些“垃圾产品”,减少对市场的干扰,邮票的发行量也能够进一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不仅可以减少市场压力,还能提升邮票的收藏价值。第四,扩大邮票的使用范围,提升邮票的实际需求。邮政部门可以考虑拓宽邮票的使用渠道,例如允许邮票用于更多类型的快递业务。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提升邮票的使用率,还能增加邮票的市场需求,进而稳定价格。是时候做出选择了中国邮票市场已经到了不得不做出改变的时刻。继续沉沦,打折现象将进一步侵蚀市场的健康发展;若能壮士断腕,进行彻底的改革,中国邮票或许还有复苏的机会。关键在于,中国邮政是否有决心与勇气来改变现状。从市场的反应来看,集邮爱好者已经逐渐对当前的邮票市场失去信心。如果中国邮政能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打折,或许能够重新赢得邮迷的信任,并推动集邮市场的回暖。否则,这个行业的未来,可能将愈发黯淡。
问题是: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中国邮政能否真正下定决心进行自我革新?又有多少利益相关者愿意为了集邮市场的长远发展而放弃短期利益?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关心中国集邮事业的人深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