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

揭开商务印书馆的那些秘密

来源:集邮公园


为迎接商务印书馆120周年华诞,2月27日,中国邮政将发行《商务印书馆》特种邮票一套1枚。邮票规格为40毫米×30毫米,整版16枚,整版规格为200毫米×160毫米。



商务印书馆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二月,1954年迁北京,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光绪三十年(1904年),商务印书馆购宝山路5万余平方米,兴建商务印书馆总馆和编译所。光绪三十三年(1907),新馆建成。后设总务处印刷所、4个印刷厂、库房、尚公小学、疗病房、员工宿舍等,成为中国最大的出版印刷企业。



创始人夏瑞芳


商务印书馆以编印新式中小学教科书为主要业务,1897年2月11日在上海创办,创办人为夏瑞芳、鲍咸恩、鲍成昌、高凤池等。初为合伙经营的小型印刷工场。

夏瑞芳 (1872—1914),字粹方,江苏青浦县人。

鲍咸恩 (1861—1910),浙江鄞县人。

鲍咸昌 (1864—1929),字仲言,浙江鄞县人。

高凤池 (1864—1950),字翰卿,江苏上海县人。


第一部学术专著《马氏文通》


1898年,光绪帝召见工部主事康有为,刑部主事张元济。出版第一部学术专著——《马氏文通》 。

1901年,张元济投资商务印书馆,股份制雏形。


1903年,编印小学“最新教科书”。


创刊《东方杂志》


创刊《教育杂志》


四部丛刊

1921年,出版《中国人名大辞典》。

1922年,创刊《儿童画报


各类创刊


1979年举行《辞源》出版座谈会,胡愈之、叶圣陶、吕叔湘等出席。


创立100周年


工具书


历史建筑


复原图


创业五年后的馆址,在上海北福建路。


东方图书馆,1909年设“涵芬楼”,1926年改组为东方图书馆并对外开放,被称为“东方第一图书馆”。


1932年毁于日军炮火。


杭州分馆


开封分馆



马来西亚商务印书馆


三十年代初的商务印书馆上海总馆,1932年毁于日军炮火。


商务印书馆第一个分馆,汉口分馆(1903年设)


商务印书馆发展鼎盛时期,在海内外共有36家分馆,1000多个销售网点。此为北平分馆。


商务印书馆六十年代办公楼


商务印书馆现貌


原地信息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国家级出版机构,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也是目前中国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出版机构。


商务印书馆1897年2月11日创立于上海江西路北京路(今江西中路北京东路)德昌里未街3号,后几经搬迁。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中,商务印书馆在闸北的印刷所、编译所和东方图书馆都毁于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之中,蒙受了惨重的损失新中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于1954年迁至北京,现址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票原地邮局是上海外滩邮政局(200002)和天目路邮政局(200071),以及北京王府井邮政局(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