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7

灾难封:邮集获奖“杀手锏”

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有着数不清的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伴随在我们的左右。火山喷发、龙卷风、地震、洪水、海啸、雪崩、疾病、核事故……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实际上也是一部人类灾难史。所幸的是,许许多多的灾难都被邮件记录了下来,这些邮件就是灾难封(Wreck Cover)。

 

灾难封是指飞机、船舶、火车等失事后的残存邮件,邮政部门为表示庄严的责任心,常在灾难封上加盖特殊的戳记或加贴签条。近年来,集邮者对灾难封(空难封、海难封以及因其他事故诞生的各种灾难封)的收集越来越重视,灾难封成为邮集在国际邮坛获得高奖的“杀手锏”。灾难封再现了人类历史的灾难一页,适当使用这类素材可以增加展品的珍罕性以及在知识研究等方面的深度。在获得中国2009世界邮展大镀金奖的专题邮集《水》中,也展出了一枚海难封,是1936年8月22日帝国航空“大西庇阿”号飞机携带的由新西兰经澳大利亚、新加坡寄往英国的航空封。飞机在克里特岛的米拉别里失事,封上加盖有“被海水损坏”戳。

 

人们都说“泰坦尼克”号是不会沉没的。这艘当年在水上航行的最大客轮,在甲板下建有水密舱。即使这些水密舱中有3个进了水,客轮仍然能浮在水面上。1912年4月11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敦港出发驶往纽约,开始了她的处女航。“泰坦尼克”号向西行驶,一连三天三夜安全无事。到第4天的半夜左右,在纽芬兰海岸外,“泰坦尼克”号在全速行驶时与一座巨大的冰山碰撞。在甲板下面,“泰坦尼克”号的水密舱有6个破裂,海水涌入舱内。想不到的事竟发生了——“不沉之船”正在慢慢地沉下去。最终,1513人与船一起沉没。

 

 “泰坦尼克”号沉没后的1987年、1993年、1994年、1996年和1998年,法国“鹦鹉螺”号潜水器曾5次对“泰坦尼克”沉船进行了探测,发现了3800袋邮件及30个大木箱的邮件舱。近日于英国西南部威尔特郡的迪韦齐斯小城一间不起眼的平房里举行的“泰坦尼克”号藏品专场拍卖会上,一把不足两寸长的钥匙以将近6万英镑(1美元约为0.68英镑)的价格拍得了全场最高价,这把钥匙就是开启“泰坦尼克”号邮局舱门的钥匙。与这把钥匙同样抢眼的,还有几封邮件。

 

如同灾难多种多样一样,灾难封的诞生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一枚英国1918年海难封,就是战争的牺牲品。该封1918 年从埃及塞得港寄往英国伦敦,经由Kingstonian号蒸汽船运输,该船于1918年4月1日在撒丁岛附近遇水雷沉没,封上销塞得港4月1日日戳,另销紫色海难戳“DAMAGED BY IMMERSION IN SEA WATER”(因被海水浸泡而损坏)。

 

由于灾难封见证和记录了灾难的一瞬间,故作为灾难载体的灾难封也多是伤痕累累,面目全非。不仅封上的邮票大多脱落,封本身也常有烟熏、火烧或水浸的痕迹。比如这枚澳大利亚1930年海难封,由悉尼寄往伦敦,贴票已脱落,销1930年2月19日悉尼日戳,另销灾难副戳“在科摩罗号蒸汽船舶上被火损坏”,封边缘和背面粘有英国邮政总局封缄签条,封有烟熏痕和水渍痕(见图)。

 

 

但专题集邮者并不会因为这些封被“毁容”而痛心疾首,反而沾沾自喜。因为在这些灾难封上,都会有相关的特殊戳记或签条,而这些特殊戳记或签条,也成就了相关的专题邮集,成为专题邮集中的上佳素材信息。尽管目前灾难封的价格高居不下,有的要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一枚,但专题集邮者依然趋之若骛。

 

灾难是一个悲剧,而这个悲剧并没有落幕。因此,灾难封也将层出不穷。美国“9·11”事件后,从世贸中心的废墟里,人们找到了多个烧焦的信封,成为难得的灾难封。相信离我们远去的“非典”、汶川大地震等也会造就很多的灾难封,等待我们去关注、去发现。

 

适用范围 ★★★

素材年代 ★★★

收集难度 ★★★★☆

信息量   ★★★★

素材品相 ★★☆

性价比   ★★

 

来源:鼓山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