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震荡下行并创年内最大单周跌幅,上证指数再创本轮调整新低,深圳成指也一路回探至前期低点附近。全周看,沪综指、深成指、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下跌4.57%、6.16%、6.02%和7.16%,两市成交量5078.60亿元,与之前一周明显缩量。中信一级行业所有板块指数均收跌,其中有色、家电、交运等板块跌幅较小,分别跌2.72%、3.99%、4.05%;而国防军工、机械、电子元器件等板块跌幅较大,分别下跌 11.75%%、7.97%、6.89%,呈现补跌态势。
针对当前的市场格局,我们认为,尽管市场调整跌破前期低点后的下行空间有限,但目前经济面、政策面对A股指数支撑较弱,十八大政策维预期减弱,创业板解禁潮即将到来,加上短期市场缺乏做多的催化剂,预计市场将维持弱势震荡格局。
首先,经济表现仍然较为疲弱
近期能源局公布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 %,而1-8月该数据同比增长5.1%。按惯例8月是国内经济用电高峰,今年明显是旺季不旺,预示经济回落仍将持续。单独看工业用电增速,其下滑幅度更加明显,8月单月(1.1%)及1-8月累计增速(3.2%)均创出年内新低,短期难言拐点出现。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处于转型经济期,电力增速更能客观反映经济波动情况,工业用电下降客观反映了经济放缓的事实,这不仅拉长市场对于经济复苏周期的预期,也可能让之前市场预期经济三季度见底的预期在10月的经济数据公布后被证伪。事实上,我们从上周末汇丰公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亦可得到印证,9月初值为47.8,较8月47.6的终值小幅回升,但仍然明显偏离50的荣枯线,压力可见一斑。
其次,政策调控依然受房地产调控束缚
市场对于降准或降息千呼万唤,但央行近两个月淡定使用逆回购释放流动性,上周合计进行750亿7天期和1600亿28天期逆回购,我们承认这能有效缓解银行季末考核对资金市场压力,但更反映管理层对于房地产调控仍趋于谨慎,短期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工具的概率在下降,流动性传导到资本市场资金面将非常有限。今年十八大前政策维稳力度较历届相对较弱,从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角度看,除了页岩气勘探、铁路基建投资及节能环保投资等行业得到积极支持外,政策对于大部分行业尤其是周期性行业的实质性的扶持力度偏弱。事实上,即便新一届政府产生,要出台具有持续性的扶持政策也尚需一段时间的磨合。
资本市场方面,尽管市场释放的信息偏积极,但尚不至于导致投资者信心反转
8月以来不断有产业资本增持,尤其是集中在商业零售等低估值品种,但产业资本只能侧面印证相关公司估值合理,结构性估值泡沫依然存在。目前全部A股市盈率(TTM)为11.38倍,整体估值水平较为合理。分市场看,上证指数9.63倍,创出08年以来估值水平新低,但深圳主板和中小板分别为 21.30倍和25.47倍,而08年最低值分别为12.35倍、18.23倍;创业板目前31.11倍,估值水平远高于全部A股水平。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新的一轮解禁潮即将再现。10月底开始创业板个股将逐步迎来全流通时代,大小非解禁抛压风险上升,或将成为悬在市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按目前规模测算,10月底首发28家创业板企业解禁规模预计为36亿股,解禁市值超过了500亿元,未来一年陆续到期解禁的创业板大小非规模将超过 2000亿元。事实上创业板指数已连续两周杀跌,上周更是暴跌7.16%,说明市场仍担心解禁会对市场形成冲击,我们预计这对市场影响将会持续较长时间。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