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沪深交易所双双推出退市制度新政,新的退市标准中增加了股票收盘价等指标。然而,这一政策的发布,并未对A股市场的ST股构成致命性打击,直到上周末,上证所再次推出《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这才将整个ST股板块逼上了单行道。
本周,在交易新规则的打击下,大量ST、*ST股出现连续三个跌停板,甚至包括“S上石化(600688)”等也遭到错杀。直到本周四,才有部分ST股缓过劲来展开反弹,但仍有大量风险巨大的股票继续跌停。
沪市交易新规击垮ST股
作为郭式新政的又一力作,上证所7月27日发布了 《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这一政策的发布,在本周直接对ST股板块构成毁灭性打击。
仅仅是对交易规则的一个修改意见,为何会带来如此大的打击力?
上证所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核心内容有两条,一是设立 “风险警示板”,即将所有*ST、ST类股票,以及被终止上市,但尚未摘牌(退市整理股票)归入风险警示板交易;二是风险警示股票股票涨幅限制为1%,跌幅限制为5%,退市整理股票的涨跌幅均为10%。
长期以来,对ST股、绩差股的炒作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顽疾,一些ST、*ST公司出现“妖股”横行、垃圾股满天飞的局面,不仅严重毒化市场氛围,扭曲投资理念,成为市场最主要的风险源之一,而且严重破坏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奖优汰劣”的市场机制难以形成,正常的价格发现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上市公司的思维逻辑和行为选择。
分析人士表示,对ST、*ST之类的风险公司实行另板交易,实施更严格的交易限制,将有效保障退市制度的顺利实施。从长远来看,退市制度的完善和风险警示板的推出无疑将有力地提升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因此是长期利好。
从这一征求意见稿发布的初衷来看,目的显然是为了树立价值投资理念,防范上市公司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然后实际的效果,却是此政策还在征求意见阶段,便已经对ST板块公司带来了巨大冲击。
交易新规惩罚意味更浓
实际上,A股市场ST股的日子,已经算是太好过了。在过去的4年中,竟然没有一家公司因为连续亏损而退市,这一现象显然是不正常的。正是由于这种不完善的制度,导致ST股成为游资炒作重组题材的大本营,甚至连一些公募基金等正规军也加入其中,严重扭曲了市场的投资理念。
中金公司分析师汪超指出,从形式来看,新规对于ST股票的炒作遏制方式与前期发布的防止新股炒作方式异曲同工,均是针对涨跌幅和换手率等交易行为出发,但惩罚意味更强:涨跌幅的上下不对称明显增大了短期交易行为的风险性。1%的涨幅限制、30%的换手率限制以及50万股的当天买入限制都增加了以 “短平快”操作为主的ST板块投机者的操作难度,收益风险比明显下降。该项制度以出乎市场意料之外的方式推出,充分表明了监管者改革的决心及态度,也表明了对市场重新发挥优胜劣汰功能的期望。
长远来看,该项措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抑制ST股炒作,结合刚刚实施的风险警示规则,其对ST股票的惩罚性举措将使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和控股股东更加关心公司业绩和股价波动,极力避免“披星戴帽”;对于投资者来说,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明显抑制了以短期投机炒作获利的行为,使投资者更加重视市场的价值投资方式。
分析师建议:清仓垃圾股
除了交易规则的惩罚性措施外,新的交易规则配合沪深交易所6月底发布的新的退市制度,将ST股板块逼上了单行道。根据新的退市制度,新增了对收盘价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面值,那么将被退市。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两市ST股中,有包括*ST长油(600087)、*ST东电(000585)、ST梅雁(600868)等六只ST股股价低于2元,如果市场出现恐慌性下跌,这些股票跌破面值1元的可能性很大。一旦这类个股跌破1元,根据新的交易规则——涨幅限制1%,跌幅限制5%,这些个股要想再返回面值以上,将难上加难。因此,很可能还没有等到连续亏损,就已经因为股价不足面值而被退市了。
本周,在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的打压下,整个ST板块出现暴跌,直到本周四才出现反弹。汪超指出,目前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必将于年内正式实施,并于2013年1月开始按新规正式执行。消息面的利空将使得ST板块短期承压。中期来看,目前距新规大限还有 5个月的缓冲期,因此短期利空过后ST板块仍将表现为分化走势,有业绩支持和重组预期,可以基本保证明年“摘星摘帽”的ST股票仍将有阶段性机会。在新规设定下,ST板块在2013年之后已经不具备短期的交易性机会,建议投资者年末清仓ST板块和可能 “披星戴帽”的垃圾股,逐步转为政策大力支持的价值型投资。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