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新剧一推股票就跌 郑少秋喊冤不是“股市克星”

楚天都市报讯 编者按

  现在的股市变得越来越八卦了。前日,随着郑少秋主演的新剧《心战》开始在香港无线播出,股市神奇的“丁蟹效应”(又称“秋官效应”)成为股民甚至娱乐圈的话题。从上世纪90年代的经典剧《大时代》开始,每逢有郑少秋演出的新剧推出,股市即会惨烈下跌,以至于郑少秋成了“股患”的代名词。这次《心战》推出又碰上股市连续下跌,股民感叹郑少秋这个“股市克星”实在是太厉害了……

  丁蟹一出手股市就泄

  所谓的“丁蟹效应”是中国及欧美股票市场的一个奇特现象。它绝不是什么财经权威研究出的经济理论,而是一项近乎玩笑的“娱乐定律”。事情要回溯到1992年10月,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大时代》播出。剧中郑少秋饰演的丁蟹,在股票市场处于熊市时期借着抛空恒生指数期货而获取暴利。电视剧播出时,香港股市暴跌,恒生指数一个月内跌幅曾多达1283点(20.6%),股民损失惨重。

  事有凑巧,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及2000年的科网股泡沫爆破之时,都有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上演,“丁蟹效应”之说不胫而走。在接下来10多年里,几乎每当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集开播,港股市场就有显著下跌。据不完全统计,郑少秋的电视剧、节目播出后,股市有明显下挫记录的达到32次。今年5月初,郑少秋的新剧《心战》推出预告片后,港股恒生指数连跌五天,至上周累计跌幅超10%,令股民无法不相信“丁蟹效应”。

  不光在港股市场,近年来“丁蟹效应”也波及到欧美股票市场和A股市场。2007年8月,《大时代》在美国无线卫星电视播放,其间道琼斯工业指数在6个交易日狂挫1202点;2010年5月10日,《神医大道公》在央视首播,次日沪指大跌,深成指刷新年内新低。

  郑少秋喊冤 子虚乌有

  这几天,“丁蟹效应”再度成为微博上热议的话题之一,“这次股市持续下跌,又是郑少秋惹的祸呀”,“炒股还是要知道点八卦知识,比如知道‘丁蟹效应’,也许就能躲过近期指数的大跌”,“新剧只是放预告片,港股已连跌数日,秋官,为股民着想,你还是退休吧”。香港艺人郑裕玲公开指出“丁蟹效应”回归,呼吁股民要小心。

  对于连日来股市大跌、“丁蟹效应”再度发酵的问题,郑少秋直呼“丁蟹效应”子虚乌有,并称自己实在冤枉:如果那样,肯定有很多人都可以发财了,只要关注自己的动态搞投机就可以了。“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电视上每天都在播这句话,就是专家也不能够肯定地随便下结论,何况自己一个外行。我只管做好自己本职,演好戏,大家喜欢看,给我捧场,我就开心了。

  不少金融业人士也指出,“丁蟹效应”并不真实,只能算是巧合。屡屡发生之后就有不少人认为真有其事。单凭“秋官效应”很难把市场推倒,不排除有些人利用“秋官效应”作为引爆点从中兴风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