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拯救湘股中的“大兵瑞恩”

一封迟来的重组方征集公告,多少让创智科技的投资者又点燃了心中的希望(见本报5月3日B01版);而证监会关于退市新政的言之凿凿,却依然令创智科技与他的难兄难弟们心悬半空:湖南上市公司里,除了国光瓷业和金荔科技回天乏力,岳阳恒立、天润发展、天一科技也都和创智科技一样,仍在资本深渊里苦苦挣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试图自救,或等待救赎。

这些挣扎中的湘股,牵动着湖南资本界的心。据统计,A股的湖南上市公司仅有73家,从数量上看,尚不足全省股份有限公司的万分之一,但他们却代表着湖南最活跃的产业资本。留住这些股票的湖南籍贯,不仅留住了万里挑一的壳资源,也留住了更多的潜在投资者与“一发牵全身”的增长动力。

好在这并非没有先例。中钨高新、嘉瑞新材、金果实业通过强力股东的资本之手,先后摘帽“上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金果实业重组为湖南发展之后,本月内就很可能复牌上市。更为令人振奋的是,远在山东的济南轻骑,也有望在今年成为湘股一员。

重组的前景虽然美好,无奈12月31日的大限已经不远。拯救“创智科技们”,拯救这些陷在资本泥潭的湘股,就是拯救湖南经济战场上的“大兵瑞恩”。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

■记者 赵伟 见习记者 闫沁波 黄利飞

独自挣扎

岳阳恒立、创智科技急于自救

经过一系列的救援行动,岳阳恒立和创智科技已经成为“净壳”,眼下,“金壳”正等待救赎。

2012年年底,是岳阳恒立的生死大限。岳阳恒立股本只有1.4亿,属于罕见的袖珍式流通盘,非常有利于重组,另外岳阳市政府花了7000万,解决老职工的保险问题,银行答应减免债务,以及土地的升值,拥有一定的现金流,这让岳阳恒立的壳资源成了资本玩家觊觎的“香饽饽”。

此后多家公司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经过折腾,岳阳恒立一停牌就是7年。

退市迫在眉睫,现在傲盛霞已从中萃手中接过重组的接力棒,公司某高管称,5月公司将开董事会,决定公司重组方向,预计之后会推出重组方案。

从五一文这支湖南著名商业股,到后来的中国最早一批科技股。创智身上有许多湖南人的回忆。日前,创智科技公开征集重组方,谁能拯救这家湖南上市公司,创智能否留在湖南?

“创智的壳还是比较干净的,无员工、无债务、无资产处置、净资产正数,还有破产重整账户里价值几亿元的股票,对重组方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创友”邓劲强对记者表述。

找到救生圈

天润发展、天一科技一线生机

虽然还在面临退市的“水里”挣扎,但天润发展和天一科技的心里还是有谱的。前者实现了盈利,后者找到了“救主”。

天润发展2011年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为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而努力成为公司的核心工作。借助岳阳市政府的优惠政策,2011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507.11万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则亏损198.40万元。如此业绩,若是没有优质资产注入或重大调整,未来不甚明朗。

天一科技从2006年长城资产接手至今,便在持续性经营困境中脱身不开。2009年8月ST天一[7.37 3.08% 股吧 研报]曾对外公告称,长城资产有意对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然而此后的一年资产重组方案迟迟未见出台。今年3月以来,ST天一股票总共只交易了3天,皆源于日前公布的一项定增涉矿预案。

今年4月12日天一公告,公司拟向10名特定对象增发4.6亿股,收购东宁县大向东矿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不过,增发对象遭到投资者质疑,而且,分析人士认为只有两个铜矿探矿权的大向东矿业,不仅不能为公司扭亏贡献利润,反而还会增加公司负担。天一科技的扭亏路,恐怕将会更加漫长。

已经上岸

金果实业、中钨高新、

嘉瑞新材摘帽

与那些急觅“救主”的上市公司相比,金果实业、中钨高新、嘉瑞新材这三家公司可算是逃离水深火热了。

金果实业连续三年亏损于2010年暂停上市。几经周折,直到2010年末,公司出售了除蟒电公司外的所有电子信息资产及其他经营性资产,同时入股株洲航电枢纽,主营业务变更为水力发电。当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514万元。如今更名为“湖南发展”的金果实业有望5月复牌。

中钨高新于2010年暂停上市。因5次失败的重组被冠之以“逗你玩儿公司”。目前第一大股东为湖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五矿集团。随着五矿集团致力打造国内有色金属全产业链的期许,以及有色集团回归A股的强烈愿望,中钨高新的前景很值得期待。2010年公司获利765.65万元,2011年度实现净利润462.22万元。

如果说连年亏损与暂停上市让嘉瑞新材“名声大躁”,那么它在2007年被查出虚报营收、十几名高管被惩罚,以及对外担保额接近净资产两倍的情况就是真正让它“轰动一时”了。

2011年5月,*ST嘉瑞牵手身披IPTV、三网融合等诸多概念于一身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浙江华数传媒,2006年被暂停上市的嘉瑞新材“目前最大的障碍只有时间问题。”

彻底淹没

金荔科技、国光瓷业黯然退市

不是我不想保你,实在是无能为力。金荔科技和国光瓷业曾经辉煌时,绝对想不到会有黯然退市的一天。

金荔科技的前身是飞龙实业,是衡阳首家上市公司。上市不久,飞龙实业命悬一线,金荔投资借壳上市,改名为金荔科技。

2001年,金荔投资法人何雪梅与刘作超结婚,刘作超任董事长。2002年,金荔科技被评为全国100家最安全的上市公司之一。2003年,因刘作超举报,法院以票据诈骗罪判处何雪梅一年半有期徒刑。

金荔科技被ST之后,刘作超也一直在谋求金荔科技的重组,最终未果。2007年11月20日,金荔科技被终止上市,两万多股民和一千多员工的利益受损。

国光瓷业曾经以烧制“毛瓷”和“中国红”等特色瓷器而名噪一时。鸿仪进驻国光瓷业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变更剩余的募股资金投向,第二件事则是配股,结果没有获得证监会的批准,于是鸿仪下决心抛弃了国光瓷业。

湖南生物医药园曾经想借壳上市,但通过接触和研究后,最终选择撤退,成为匆匆过客。

由于国光瓷业连续3年亏损,且未按期披露2006年年度报告,国光瓷业成为湖南有史以来首只退市股。(下转B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