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ST绩差股未来难再“捣浆糊”

  晨报记者 张佳昺

ST板块的暴跌,是为了蓝筹股更好的上涨。

毫无疑问,走马上任证监会主席一职刚过半年的郭树清在下“好大一盘棋”。2月15日,郭树清指出“蓝筹股显示出罕见投资价值”。而在之后的两个多月中,证监会接连出手,则是为了能让蓝筹股的投资价值在股价上能够得到体现。RQFII的扩容是为了这个目的,此次主板退市制度新规也是为了这个目的。若郭树清能把这盘棋从开局中盘到官子都下的漂亮,那么A股股民也许将迎来一个绝不同于2007年权重股非理性恶炒的“新蓝筹时代”。

ST股退市从严——让绩优股成为稀缺资源

ST股是一颗具有中国特色的“老鼠屎”。

由于A股壳资源的稀缺性,即使是再差的上市公司,也有人愿意买壳重组上市。这使得买ST股博重组成为A股一种的盈利模式。而在欧美成熟市场,业绩糟糕的公司更多是股价大跌沦落场外交易,永世不得翻身。

既然投机ST股都有厚利,投资者怎么还会愿意投资蓝筹股赚业绩稳定成长的收益?这也是为何A股长期题材炒作泛滥,绩差股炒作泛滥的根本原因。所以,要让蓝筹股投资具有价值,就得让垃圾股炒作没有价值——只有当垃圾股作为壳资源不再是稀缺资源之后,绩优股才能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而此次沪深两市针对主板的退市新政,有助于解决A股垃圾股“不死鸟”的顽疾。

QFII及RQFII扩容——外资活源陆续有来

回顾过去数月证监会的重重举动,为蓝筹股开源引入新资金才是更为重要的一招。虽然公募一哥王亚伟始终不怎么认同银行股的投资价值,但显然大把境外资金并不这么认为——招行、农行、建行等多家银行股在香港市场的股价高于A股,就说明了外资对银行股价值的肯定。

A股与H股估值不一,孰对孰错姑且不论,将愿意出高价的资金引入A股,无疑将有助于提升A股相关蓝筹股的估值水平。4月5日,证监会将QFII和RQFII大扩容,无疑就是为蓝筹股引来活水的关键一步棋。以在香港市场交易的A50交易所交易基金(2823.HK)为例,目前规模为530亿港元左右,即使规模如此巨大却依然难以满足全球投资者借道香港投资A股的热情,此基金长期以溢价5%以上的水平交易。从运作来看,A50交易所交易基金并不真正持有A股,并未成为A股的实际需求。而RQFII则有望将这部分资金转化为对A股的真正需求,对于始终患有“资金饥渴症”的A股,尤其是蓝筹股,无疑将是重要的一股“活源”。

300 ETF大发展——蓝筹股增添更多玩法

除QFII及RQFII扩容带来的海外新资金外,近期沪深300ETF的推出,同样是证监会力推蓝筹股投资的重要一招。

好的投资载体,可以大大提升相关投资品种的需求。而从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来看,ETF正是这样一种重要的载体。以美国最著名的SPDR500ETF为例,这个追踪美国蓝筹股指数S&P500指数的ETF目前资产高达1031.18亿美元,这意味着仅仅这只ETF就为美国这500只蓝筹股提供了千亿美元的需求--这其中既有投资需求,亦有短线交易需求。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黄金市场,SPDR黄金ETF成为近年黄金牛市的极大推动者,目前持有1274.09吨黄金,市值681.34亿美元,持金规模堪比大国央行。黄金ETF的出现,使得普通投资者低成本投资黄金成为可能。

在拥有了沪深300指数期货后,A股投资市场如今又有了沪深300ETF,意味着未来A股将有越来越多新玩法——长期投资也好,期指现货套利也好,个股指数长短仓策略也好,都将因此而变得更容易。投资更容易则意味着更多的投资需求可能产生,而这些最终都有可能体现在沪深300ETF规模越来越大,体现在市场对蓝筹股的需求上升之上。

证监会近期一招又一招的新政策,无疑正在从各个层面推动市场对于蓝筹股的需求。投资性需求也好,交易性需求也好,能成为蓝筹股的新需求就是好需求。若一个个关节真能如证监会如郭主席谋划的这样打通,那么A股无疑将迎来一个“新蓝筹时代”。

玩转蓝筹股四大途径

途径一:直接购买蓝筹股

优点:简单直接

缺点:购买个别股票具有公司选择风险

“沪深300等蓝筹股的静态市盈率不足13倍,动态市盈率为11.2倍,显示出比较罕见的投资价值”,这是郭主席在指出蓝筹股具有投资价值时的原话。郭主席点名沪深300指数,显然不是无的放矢。既然如此,投资者不妨按图索骥,直接购买作为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股票。不过,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就有300只,买哪一只不是容易做出的决策。万一不幸买入其中业绩大幅滑坡者,一样会"吃药"。所以如果你不是巴菲特的信徒且有他这样的火眼金睛,切勿重仓或者全仓一只蓝筹股。

途径二:购买蓝筹股可转债

优点:一定程度上可提供本金安全的保证

缺点:品种极为有限

可转债是一种既具有股票特性又具有债券特性的证券品种,进可攻退可守。最坏打算当作债券持有至到期,大体可以收回本金,最大损失极为有限,更多只是牺牲资金成本。若对应的股票上涨,则可以将可转债转换成股票分享股票上涨的收益。对稳健投资者,这是相当不俗的品种。只可惜的是,目前较具吸引力的蓝筹股可转债仅工行转债(113002)一只,选择极为有限。

途径三:购买ETF

优点:交易成本低,有利于短线交易

缺点:部分品种成交不活跃,选择有限。

ETF是一种在交易所买卖的基金,是目前全球市场来看最具竞争力的投资手段。由于ETF跟踪某一个指数,属于分散投资,所以没有选股的麻烦,不会有看对大势却依然输钱的困境。而且目前ETF交易无需缴纳印花税,券商佣金又一降再降,这使得ETF的交易成本极低,长线短线均极为适合。目前A股市场跟踪蓝筹股且成交比较活跃的ETF大体有三只:50ETF (510050)、180ETF (510180)和深100ETF(159901),未来300ETF也将加入这一队伍。虽然选择不多,但是在把握蓝筹股的大方向上,已经足矣。

途径四:购买开放式指数基金

优点:不需要证券开户,银行即可直接购买

缺点:申购费用较高,不适合短线买卖
 

虽然通过ETF进行指数化蓝筹投资是大势所趋,但由于这必须开设证券账户,对许多投资者而言依然比较麻烦。与之相比,开放式指数基金则在银行即可买到,比较适合不愿意开设股票账户的投资者。目前可供选择投资蓝筹股的开放式指数基金不少,比如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富国沪深300指数指数基金,海富通中证100指数基金等。不过,开放式基金申购成本比较高,即使按照4折优惠也要0.6%,远高于ETF的交易成本。这就使得开放式指数基金只适合长期投资,不适合短线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