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券商忧港股5月沽货重现 霸菱称拟减持亚股

据港媒报道,即将踏进5月,港股过去12年有8年应验「5月沽货(Sell in May)」传统智慧。可喜的是,中国基金最近一周获资金重返,市场预期本周公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进一步改善。投资界预期,中国处于增长放缓周期,可能有更多利淡数据,但中港股票便宜,是最重要支持。

需求弱 瑞信忧内地增长缓

市场预测本周二公布的中国PMI由3月的53.1进一步升至53.6(50为扩张与收缩的分水岭)。3月信贷大增,令人相信会发挥在4月提升信心和商业活动的效果,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在第2季按季反弹的预期一致。但券商瑞信指出,尽管内银现在较愿意投放贷款,但制约增长的因素由政策调控转到需求减弱,中国面临建国以来首次贷款增长却未能刺激工业投资上升,认为纵然增长见底,但北京按兵不动,将导致中国处于多年缓慢增长期,反映于信贷、出口、房地产及中小企业均陷于疲弱周期。

重磅股在美国挂牌的预托证券(ADR)上周五个别发展,滙丰(00005)折算报70.7港元,较港收市价69.45元高1.25元;中移动00941)ADR折算报84.6港元,较港收市价83.85元高0.75元。若港股今日反映ADR的变化,则恒生指数将高开142点。

中国或更多疲弱数据

霸菱资产管理亚洲投资部总监薜永辉接受本报专访时,指年初欧洲央行推出首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带动的股市反弹,显然并非可持续的升浪。该行今年1月将股票类别增至重仓持有,但股票见顶亦较预期中为早,目前立场已转为审慎,正考虑短期内是否有需要减持整体亚洲股票。

他指出,增长放缓的中国或再有更多疲弱数据、新一轮欧洲政治风险及美国未闻加推量化宽松,均令市场困扰,但亚洲股票估值已跌得低残,意味估值亦已相当程度反映市场关注所在。「这是何以我们觉得mixed(好淡参半),要再多观望一阵子看看市场发展如何。」他解释:「例如市场现在对欧洲政治转变的消化程度如何?如再有多些欧洲国家遭下调评级,市场是否可消化?与此同时,美国的数据表现一直不俗,最近公布的业绩也不太差。」

料内地政策 难刺激股市

仅以中港股票而言,该行在1个月前减至「中性」持仓。但他强调,即使整体减持亚洲股票,也未必意味就会减持中港股票。他对亚洲股市3至6个月表现有所保留,全年走势反覆。「如果说,股市会不会在今年较后时间再反弹,我觉得也不出奇。」

中国人民银行自去年11月底和今年2月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再未见所动,薛永辉认同,市场原预期中国货币政策快速转向,结果不免失望,认为未来市场未必可从政策行动得到太多刺激。

中国基金见9.4亿资金流入

资金流向数据显示,避险意识升温,在截至25日止一周令美债等安全资产获得追捧,但资金也重返中国股票基金,结束持续3周的资金外流。野村国际计算,连同指数基金(ETF)在内,中国基金流入净额1.2亿美元(约9.36亿港元),同期香港基金接收3,9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