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金融杂志》撰文称,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金融改革和支持经济增长的任务很重,央行将进一步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周小川的这番表态耐人寻味,有分析人士对此解读为,这可能暗示着央行将采取进一步行动,以放松货币政策来支持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增长”。
央行是否会放松货币政策?何时会出手?这是市场普遍关注的问题。周小川此次表态传达出的核心意思,可能就在于对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担忧。因为没有稳定的经济增长环境作为后盾,要完成金融改革和支持经济增长的任务就无从谈起。最近两天,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相继宣布下调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IMF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增长7.8%,明年增长8.2%。之前的预测分别为8%和8.5%。世行则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7%,低于 5月份预测的8.2%,2013年经济增速将升至8.1%。这可能暗示第三季度中国经济仍在走软。正因如此,市场普遍期望决策层能采取降息等力度更大的财政和货币措施,以支持宏观经济的“稳增长”。
目前,全球各大央行货币政策呈放松之势——美联储出炉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日本央行将资产购买与贷款计划规模提高至10万亿日元;欧洲央行的直接货币交易(OMT)虽表示将对购买资金进行对冲,但如何对冲并未明确;澳大利亚央行再度下调利率0.25个百分点,称中国经济减速和欧洲衰退促其将利率降至3.25%,等等。但是相比而言,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却略显谨慎。自7月初,中国央行宣布降息(这是其连续第二个月下调基准利率)之后,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便成了奢想,取而代之的是持续与天量的逆回购。
不过,对于当前货币市场资金紧张的局面,仅仅依靠巨量逆回购来保持市场流动性,显然是杯水车薪,不可持续。因为到期时间较短,而且,央行在利用逆回购投放货币的同时,也形成了天量资金短期内集中到期的压力。据统计,10月到期逆回购规模高达6500亿元,扣除390亿元到期央票所释放的资金后,10月公开市场已形成6110亿元被动回笼的资金规模,这无疑加大了央行下调存准、永久性释放资金的压力。
为什么中国央行不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支持增长?巴克莱银行8月底曾发布报告认为,根据他们与中国一些政策制定者的对话,中国正陷入某种“政策瘫痪”或者说缺乏更积极的政策行动背后有三个原因:首先,政府官方的宏观经济趋势评估仍然是固定的,可能不足以刺激积极的政策响应;其次,鉴于增长复苏可能延迟和通胀可能回升,经济决策也变得复杂;最后,由于政府机关专注于各自的日常工作事项,高层缺少明确的政策指示,这降低了政策支持增长的效率。
巴克莱银行的分析有一定道理。第一点最为重要,这也是中国央行迟迟不出手的根本原因。在决策者们看来,这一轮经济下行并没有引起严重的失业问题,所以不足以刺激积极的政策响应。从最新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下行的趋势正在逐步筑底企稳。更为亮眼的是,中秋国庆双节呈现出的强劲旅游消费,经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汇总,在今年中秋国庆8天假日期间,实现旅游收入2105亿元,比2011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4.4%(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6.3%)。
第二点可能出于对外部环境复杂局面的考虑。这里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际粮价上涨。自6月以来,受美国、俄罗斯等主要产粮地干旱影响,国际玉米价格飙升50%,已升至历史高点,大豆和小麦价格也上涨约30%。由于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极高,约有80%以上大豆依赖进口,大豆价格的上涨势必推高国内粮价,进而传导至CPI,对通胀构成压力,从而延缓了央行放松货币的操作。二是对美联储QE3的预期。央行担心,中国如果盲目跟进欧美日等央行不断开闸 “放水”,势必将令中国的通胀承压,正如此前QE2期间所经历的那样。
所以,中国央行出于为保持稳健货币政策基调、警惕通胀压力、防止房地产市场反弹等因素的考虑,迟迟不出手是有一定道理的。事实上,关于不同政策工具的效力,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期所举农田抗旱的例子很有意思:数量宽松政策原意可能只是“挖几个渠来放水,使之流向特定的干旱农田”,但实际上变成了 “大水漫灌”。这带来的问题是:一是资源有所浪费,如未来有通胀;二是可能出现副作用,如新兴市场遭到过量资本流入;三是不确定需水之处能得到多少,公众是否满意。而实践中我们倾向于“定向注水”。这显示出短期内我国难出台大力度货币宽松政策,故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资金面紧张态势仍将持续。
央行是否会放松货币政策?何时会出手?这是市场普遍关注的问题。周小川此次表态传达出的核心意思,可能就在于对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担忧。因为没有稳定的经济增长环境作为后盾,要完成金融改革和支持经济增长的任务就无从谈起。最近两天,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相继宣布下调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IMF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增长7.8%,明年增长8.2%。之前的预测分别为8%和8.5%。世行则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7%,低于 5月份预测的8.2%,2013年经济增速将升至8.1%。这可能暗示第三季度中国经济仍在走软。正因如此,市场普遍期望决策层能采取降息等力度更大的财政和货币措施,以支持宏观经济的“稳增长”。
目前,全球各大央行货币政策呈放松之势——美联储出炉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日本央行将资产购买与贷款计划规模提高至10万亿日元;欧洲央行的直接货币交易(OMT)虽表示将对购买资金进行对冲,但如何对冲并未明确;澳大利亚央行再度下调利率0.25个百分点,称中国经济减速和欧洲衰退促其将利率降至3.25%,等等。但是相比而言,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却略显谨慎。自7月初,中国央行宣布降息(这是其连续第二个月下调基准利率)之后,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便成了奢想,取而代之的是持续与天量的逆回购。
不过,对于当前货币市场资金紧张的局面,仅仅依靠巨量逆回购来保持市场流动性,显然是杯水车薪,不可持续。因为到期时间较短,而且,央行在利用逆回购投放货币的同时,也形成了天量资金短期内集中到期的压力。据统计,10月到期逆回购规模高达6500亿元,扣除390亿元到期央票所释放的资金后,10月公开市场已形成6110亿元被动回笼的资金规模,这无疑加大了央行下调存准、永久性释放资金的压力。
为什么中国央行不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支持增长?巴克莱银行8月底曾发布报告认为,根据他们与中国一些政策制定者的对话,中国正陷入某种“政策瘫痪”或者说缺乏更积极的政策行动背后有三个原因:首先,政府官方的宏观经济趋势评估仍然是固定的,可能不足以刺激积极的政策响应;其次,鉴于增长复苏可能延迟和通胀可能回升,经济决策也变得复杂;最后,由于政府机关专注于各自的日常工作事项,高层缺少明确的政策指示,这降低了政策支持增长的效率。
巴克莱银行的分析有一定道理。第一点最为重要,这也是中国央行迟迟不出手的根本原因。在决策者们看来,这一轮经济下行并没有引起严重的失业问题,所以不足以刺激积极的政策响应。从最新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下行的趋势正在逐步筑底企稳。更为亮眼的是,中秋国庆双节呈现出的强劲旅游消费,经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汇总,在今年中秋国庆8天假日期间,实现旅游收入2105亿元,比2011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4.4%(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6.3%)。
第二点可能出于对外部环境复杂局面的考虑。这里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际粮价上涨。自6月以来,受美国、俄罗斯等主要产粮地干旱影响,国际玉米价格飙升50%,已升至历史高点,大豆和小麦价格也上涨约30%。由于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极高,约有80%以上大豆依赖进口,大豆价格的上涨势必推高国内粮价,进而传导至CPI,对通胀构成压力,从而延缓了央行放松货币的操作。二是对美联储QE3的预期。央行担心,中国如果盲目跟进欧美日等央行不断开闸 “放水”,势必将令中国的通胀承压,正如此前QE2期间所经历的那样。
所以,中国央行出于为保持稳健货币政策基调、警惕通胀压力、防止房地产市场反弹等因素的考虑,迟迟不出手是有一定道理的。事实上,关于不同政策工具的效力,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期所举农田抗旱的例子很有意思:数量宽松政策原意可能只是“挖几个渠来放水,使之流向特定的干旱农田”,但实际上变成了 “大水漫灌”。这带来的问题是:一是资源有所浪费,如未来有通胀;二是可能出现副作用,如新兴市场遭到过量资本流入;三是不确定需水之处能得到多少,公众是否满意。而实践中我们倾向于“定向注水”。这显示出短期内我国难出台大力度货币宽松政策,故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资金面紧张态势仍将持续。
84